嗨有趣

蜀汉仅10万军队为何敢北伐50万军队的曹魏

时间:2022-06-24 15:52:19   阅读:791

自赤壁大战以来,刘备得以占据江南,从而西向得蜀川,北上得汉中,成三分天下。在蜀国集团建立的初期,荆州尚在,蜀国国力倒也位居第二,还有一丝争衡天下的机会。但自从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托孤白帝,可以说蜀国已经是元气大伤了,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此时诸葛亮反而六出祁山,力图恢复中原,以区区数万兵力对抗数十万的魏国,可以说不是智者所为。但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他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无疑蜀国是最弱的一个。当时天下一共十三个州,魏国占据三分之二,多达9个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区,吴国拥有3个州,而蜀国仅仅拥有一个益州。而即便是在关羽尚在,多拥有大半个荆州的蜀国,在国力上也还是离曹魏有很大的差距的。

隆中对中,亮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所谓天时,即是指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具象为一种趋势。操所做顺应天时的事:1.迎天子还朝,此举可获朝廷百官之心,朝廷稳定,决策者还在,百姓才能稳定安心,不起政变。不管是挟天子,还是刘邦的祭王,或是康熙的拜太祖,都是加强在百姓心中的品牌形象,而不是达到令诸侯的目的,诸侯只有伐跟归顺。

2.灭袁绍,天下之患,莫大于河北,这是个证明实力的机会,如同项羽两三万灭秦军二十几万一样,一战即可定王位,但是,曹操打的是谋,不是勇,所以没有取得项羽那种超神的效果。3.顺势取了北方各诸侯,不过最后留了个马腾的隐患,这算一处败笔。至此北方大势已成。

当时蜀汉政权全国只剩下10万多军队,即便是再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也要不断的进行北伐,史书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并且在诸葛亮死后,其继任者姜维也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屡屡北衅“九伐中原”,消耗了巨大的国力。而与此相比,最强大的曹魏,却很少主动挑起战端。

曹魏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多是经济发达地带,战后在曹操的治理下中原经济迅速恢复,为三国中实力最强,但中原百姓经历连年战乱,急需休养生息,所以曹魏政权稳固之后,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却在曹丕曹叡两代君主在位期间并未发动大规模对吴蜀的战争,反而转为守势。另一方面,蜀国虽占据天府之国,又在诸葛亮的经营下使经济迅速发展,但毕竟幅员狭小,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客观条件限制了其发展能力,国势偏弱,所以急需开疆拓土,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接过刘备托孤重任的诸葛亮,在完成蜀汉政权的平稳过渡之后,即亲自挥师南下,渡过泸水,经六擒六纵之战而彻底征服南蛮诸部落,让蜀汉政权大后院回归了长久稳定与安宁。而后,又不辞幸劳,开启了为之倾注一生心血的“北伐”事业,直至病逝于五丈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为其壮志未酬而惋惜;又有多少豪贤,为其未捷身先死而长叹!而其尽生命之全力,屡败屡战,六出祁山而无寸功回的北伐事业,又有多少人能尽知其良苦用意?生命不息,北伐不止,又有多少人晓其无奈?

诸葛亮深知,一个国家或政权没有了忧患之心,缺失了进取之意,定然只会将纵欲享乐作为自己的现实追求,届时,即便遭遇外来侵略,帝国也只会高悬免战牌,或本能地选择避战以求妥协,或忍无可忍之下“高喊抗议”,或百般无奈之时呼吁“搁置争议”,以换取片时的和平,至敌人兵临城下之际,政权人心势必涣散,然后内讧四起,贪生怕死之徒或纷纷出降,奸臣小人或倒戈一击篡夺政权以响应敌人!帝国与其在安逸中这般覆没,不如在进攻中悲壮消亡!

诸葛亮频繁北伐,虽屡败屡战,但仍生命不止,北伐不息,或为“不负先帝所托”,不忘“收复中原之志”,以立不世之功勋,但曾今润以为,其内心深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自我警醒,方是其匍匐前进的真正动力所在!

对此你怎么看?


上一篇:被人们遗忘的蜀汉4庭柱!个个国士无双

下一篇:古代后宫妃子为什么很多都生不了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