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历史上的今天 / 日期:2023-08-31 / 浏览:239 / 评论:0

1907年8月31日 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三国协约是1907年英、法、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对抗三国同盟而结成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19世纪70年代初,“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国列强在欧洲大陆和全世界从事争霸和瓜分领土的斗争,战争危机不断出现。
  为了对付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也为了孤立法国,1879年10月,德奥两国在维也纳缔结了秘密军事条约——《德奥同盟条约》。意大利企图依靠德国,对抗法国,于1882年5月在维也纳同德、奥两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一个缔约国受到两国或两国以上国家攻击,其他缔约国应该予以支援。三国同盟的建立,表明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3年,两国签订《俄法协约》。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到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已初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迫切地寻找同盟者,并同法国接近。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协约规定: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两国也调整了在纽芬兰海岸、冈比亚、尼日尔、暹罗(泰国)、马达加斯加(马尔加什)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岛的矛盾。
  德奥两国在巴尔干的扩张威胁着俄国的利益,三B铁路一旦筑成,德国将成为土耳其和黑海海峡的主人,俄国出入海峡将受到德国的限制。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以后,俄国在财政上更加依赖英法。英俄两国的矛盾也因俄国力量的减弱和英德矛盾的激化而缓和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英俄都感到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协约规定:把伊朗分为三部分,北部属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中部划为“缓冲区”;俄国承认阿富汗为英国的附属国。《英俄协约》还涉及中国的领土西藏,规定双方“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英俄两个帝国主义都垂涎西藏,但都无力压倒对方,只得妥协。
  《英俄协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军事同盟义务,甚至还打着“维护和平”的幌子,但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掠夺殖民地和准备帝国主义战争而签订的。
  在《俄法协约》和《英法协约》的基础上,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局部战争接连发生,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5年8月31日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1935年,德国公开违反《凡尔赛和约》关于限制德国武装的军事条款,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积极扩军备战。同时,意大利在非洲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英、法为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对德、意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也实行中立政策。1935年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中立法》。法案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然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中立法的通过,从法律上把美国基本的欧洲政策固定下来,对当时欧洲的绥靖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44年8月31日 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问题
1944年8月31日,毛泽东在给延安《解放日报》报社社长秦邦宪的信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问题。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工厂,公营的与私营的)与合作社(变工队在内),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简单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现在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革命的任务。解放人性也是民主对封建革命的必然包括的。有人说我们忽视或压制个性,这是不对的。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
1959年8月31日 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
规模巨大、设备完善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于1959年8月31日在北京东郊建成。它是50年代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
  北京工人体育场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它的中心运动场能容纳8万观众,这个数字在当时相当于北京各体育场(馆)的看台容纳观众人数的总和。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一个多月以后,1959年10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这里举行。作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曾经承办过许多国际国内的大型体育比赛。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它作为主会场和足球决赛场,已被载入亚运史册。
  为了适应第十一届亚运会比赛的需要,从1986年起,政府对北京“工人体育场”进行了历时3年的大规模改建。在正门北大门,一组意气风发的运动员雕塑群像迎面矗立。广场两侧建有国旗区,40根高达12米的旗杆围成一个圆形。乳白色的体育场外墙采用现代化新型雕塑喷涂工艺装饰,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门窗点缀其间,庄重典雅。体育场中央是绿草覆盖着的足球场。8条400米长的红色塑胶跑道环绕一周。四面看台上是红、绿、蓝、黄、棕5色玻璃钢座椅,色彩明丽夺目,看台上方覆盖着大罩棚,其中东西罩棚挑梁悬空向内延伸至18米,上面安装了352个高压铸铝金属卤化物灯,夜晚比赛时灯光全部开启,场内亮如白昼。场内音响设备均匀地悬挂在罩棚下,声音清晰、柔和、悦耳。主席台用平山红大理石装饰,两侧有50间观察室,室内装有现代化通讯设备,记者可以从这里向世界各地传递比赛信息。在体育场南端的看台上,有亚洲最大的电子显示装置,它的长度为44米,高度是11米。彩色大屏幕的显示面积是98平方米,能从不同角度,显示运动场上的角逐情景,为观众选择最佳画面和特写镜头。改建后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成为我国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比赛场地。
1965年8月31日 联合国宪章修正案生效
联合国成立以后,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相继出现,联合国会员国日益增多,修改宪章已提到自1956年历届联大的议程上来。1956年至1957年第11届联大会议收到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和西班牙的建议,要求修改宪章有关条款,以便扩大安全理事会与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成员,增加安理会作出决定所需要的票数。直至1961年的历届联大会议上,关于修改宪章以增加安理会和经社理事会席位的建议,屡次被亚非拉国家提出,但遭到大国的反对。1963年第18届联大终于首次通过对宪章第23、27、61条的修正。修正案于1965年8月31日正式生效。根据修正案,安理会理事国的席位总额从11个增加到15个;安理会关于程序事项及其他一切事项的决议所需要的票数以7票增至9票。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席位从18个增加到27个,经社理事会每年选举的理事国也相应地从6个增至9个,任期3年不变。决议还规定关于增选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地域上公匀分配的原则。上述修正案反映了亚非拉国家要求扩大它们在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席位的愿望,使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和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1991年8月31日 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会议召开
1991年8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清理“三角债”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有:一、“三角债” 已成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严重障碍,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问题已势在必行。国务院决定把清理“三角债”作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治理经济秩序的突破口来抓。各地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清理工作,把它纳入议事日程:克服错误思想,抓紧时间,用3年的时间把这件事情办好。二、会议规定了这次清理“三角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主要做法、清理的重点对象,并规定这次纳入清理的“三角债”发生时间界限,截止到1991年6月30日。三、会议交流了东北地区清欠试点经验和防欠措施,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清欠和防欠制定了更为具体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并对下一步的清欠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1993年8月31日 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投产
1993年8月31日,我国最大的海上油田——绥中36—1油田投产。该油田位于辽东湾海域,西距绥中县50公里处,是我国第一个储量超亿吨的海上大油田,含油面积24平方公里,基本探明储量1. 9亿吨,总储量2.5亿吨。
1997年8月31日 英国王妃戴安娜魂断巴黎
1997年8月31日凌晨,年仅36岁的英国王妃戴安娜,为摆脱摄影记者的纠缠,在巴黎塞纳河畔遇车祸身亡。这位自嫁入王室后牵动世人目光16载的女性,悲剧性地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1997年8月30日下午,刚结束地中海之旅的戴安娜和其男友多迪·阿勒·法耶兹抵达巴黎,当他们搭坐的私人飞机在市郊布尔热降落时,消息灵通的媒体早已追踪到两人的足迹。这是热恋中的戴安娜和多迪结伴出游的最后一晚,周日一早,她就要返回伦敦与两个儿子重聚。
  16时30分,两位情人来到由多迪父亲经营的著名的里茨饭店,所有的警卫服务人员接到通知:不能走漏一点风声;精细的饭店主管还准备了几辆同样型号和外形的奔驰车,以避开媒体的视线。但还是有20多名摄影记者闻风守候在饭店外。
  时近午夜,两个人决定去塞纳河对岸多迪的一栋私人别墅。两个月前才荣升里茨保安负责人职务的亨利,被选中护送饭店主人之子及戴安娜。为引开记者,多迪的专职司机首先开车离开了饭店。其它几辆“饵车”也随之离去。
  31日零时5分,4人坐上饭店租来的一辆黑色280S型奔驰车。司机的旁边坐着王妃的贴身警卫,后排座上是多迪和戴安娜,两人都没系安全带。他们疾驶而去,试图甩掉媒体的尾随。但是仍有十余名记者骑着摩托跟在他们的车后。车子沿塞纳河朝西行驶,开到埃菲尔铁塔附近的阿尔玛桥地下通道时,超过180公里时速的轿车突然失控,撞在隧道中央的第13根分界水泥柱上,打个360度的转,再撞到右侧墙壁上。司机和多迪当场命赴黄泉,戴安娜和警卫重伤。接到报警的救护人员几分钟后赶到,锯开车顶的钢板,从撞烂的车中救出王妃,送往医院抢救。由于胸腔大出血,送到医院时,她的心跳已经停止。医生紧急切开胸腔,缝合破裂的左肺静脉,并为她做体外起搏近两个小时,但仍回生乏术。清晨4时,医生确认戴安娜死亡。5时44分,法国内政部长亲自公布戴安娜的死讯。他在说明车祸原因时指出,当时有几名骑摩托车的摄影记者对戴安娜的座车穷追不舍。另外,据事后调查,这天晚上,开车的亨利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大超过规定的指标。
  根据目击者口述,车祸发生后,几名追踪的记者不是抓紧时间抢救,而是埋头拍摄事故现场。他们将镜头瞄准遇难者,在距流血的人体仅几厘米处拍摄。有的记者甚至推搡辱骂前来救助的群众,就连最先赶到现场救护的警察也受到他们的阻拦。一名记者还振振有词地说,“对于鲜血早司空见惯了”,让警察不要“妨碍他们工作”。有几个摄影记者在惨案发生后,迅速携胶片离开了现场,警方只拘捕到7人,为几大知名摄影新闻社的自由投稿人。
  戴安娜遇难的消息,由法国驻英国大使通过女王的私人秘书转告王室。正在苏格兰巴尔莫拉尔皇家寓所休假的查尔斯王子,把正在熟睡中的两个爱子叫醒,将噩耗告诉了他们。
  这场震动世界的车祸,为戴安娜传奇曲折的一生匆匆画上了句号。这位富有悲剧性格的王妃,一生都在寻求真爱,但命运并没有厚待她。
  查尔斯是戴安娜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爱慕他,也渴望得到他的爱,但她同丈夫在年龄、教育和学识思想上的差距,构筑了两人间永难弥合的鸿沟。她与拘泥传统和清规的上流生活格格不入,入宫后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症。尝试融入宫廷体系不成的戴安娜孤立无助,精神抑郁,她曾5度企图以“自杀”唤起丈夫和王室的注意。哈里出生后,戴安娜通过友人透露了她的婚姻琴瑟失和的信息和她在上流社会的挫折、寂寞与挣扎。王储夫妇间越来越形同陌路,终于在1992年宣布分居。
  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她的婚姻走到了尽头。1996年7月,法院3分钟的判决,宣告了这桩长达15年的婚姻的结束。8月28日,离婚正式生效。获得2500万美元补偿的戴安娜,失去了王室地位,只留下“威尔士王妃”的名份与查尔斯共享对两位小王子的监护权。
  离婚后的一年中,她意外地辞去了在93家慈善机构的职务,集中精力只担任6个慈善机构的领导或赞助人。她先后出访澳、美、意等国,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当英国媒体津津乐道她的私生活时,戴安娜却作为红十字会的代表,飞赴安哥拉和波斯尼亚访问,为国际禁止地雷运动做宣传。今年初,她拿出近80件名家设计的礼服在纽约拍卖,所得的上千万美元全部捐给抗艾滋病和抗癌协会。她的热情和对社会疾苦的深切关怀,不但为她个人博取了众多友谊和同情,赢得了“和平王妃”的尊称,也在感情方面拉近了王室与民众的距离,促使王室在步入新世纪之时重新思考和调整其形象。
  尽管戴安娜在公开场合获得了不少掌声和欢呼,但她仍是一个寂寞、不快乐的王妃。除了两个儿子,她结识的几个男子都令她失望。她“爱恋”过的骑术教练休伊特上尉向媒体高价出卖他们的恋情;她与艺术品商人霍尔和橄榄球运动员卡林的感情,也注定不会有结果。
  百万富翁多迪是她生前最后一个恋人。多迪出身埃及豪门,是英国名牌商店哈罗德老板穆罕默德阿勒·法耶兹之子,好莱坞制片人。他年方不惑,外貌英俊,喜好结交名媛贵妇。从1985年起,他的父亲就受到英国当局调查,后两次申请英国籍被拒,他愤而揭发保守党议员受贿,导致3位高官下台,英国政界视之为眼中钉。
  穆罕默德同戴安娜的父亲私交很深,后者在临终前托付他照顾女儿。戴安娜与多迪相识多年,但恋情始于今年7月。戴安娜应穆罕默德之邀,携子到法国南方度假时,与多迪双双堕入热恋。在感情道路上跌跌撞撞的戴安娜,离婚后一直想重建新生活,在穆罕默德的鼓励下,她和多迪的关系进展神速,据说已到论及婚嫁的地步。据报道,戴安娜期待早日定婚,并得到两个儿子的祝福和支持,伊丽莎白女王私下也同意她嫁给多迪。8月10日,英国小报将两人在豪华游艇上拥吻的照片公诸于世。戴安娜也主动向新闻记者宣布,她很快就会公布有关她未来前途的消息,这项计划会让许多人吃惊。对不幸的威尔士王妃能谱出新的恋曲,英国一般民众均表欣慰。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段恋曲竟如此短促。
  戴安娜的生前好友、著名的流行音乐歌唱家埃尔顿在戴安娜遇难后改写了一首歌:《风中之烛》,它表达了人们的真实情感。
  别了,英格兰的玫瑰,
  你魂魄在天国飞扬,
  身后是一个国度的迷惘,
  我们如此思念,
  思念你情感的翅膀。
  你永在我们心中,
  你是天成的女神;
  哪里有破碎的生活,
  哪里就有你心灵的呼唤;
  你对苦难者轻声软语,
  现在,你魂归天国,
  你名字写在长天,
  像群星一样闪烁!
  对我来说,
  你有过充实的生活,
  如风中烛火那样,
  不随风雨泯灭,
  不随黄昏褪色;
  沿着英格兰逶迤的绿色山岗,
  处处有你的足迹散落。
  如今蜡烛成灰,
  可不尽的是你的传说。
  我们失却了爱。
  没有你的笑,
  时空都变得寂寥;
  为了祖国美好的后代,
  我们把你的火炬接过;
  强压泪水,
  泪水还是流出了眼窝;
  现实让我们热泪纵流,
  语言无法形容,
  你曾带给我们的巨大欢乐。
1957年8月31日 马来西亚独立
在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有一个称为“锡和橡胶王国”的国家,那就是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全境面积共32.9589万平方公里,被海分为东、西两部分,最近处相距约600公里。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13.1794万平方公里;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包括沙捞越、沙巴两个州,沙捞越州面积12.1680万平方公里,沙巴州7.611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290万人。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徒约占马来人的80%。其它还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拜物教等。马来语为国语。首都吉隆坡。
  马来西亚从16世纪开始,相继遭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侵略。1786年英国入侵,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日本占领马来亚,激起当地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投降后,英国在马来亚恢复殖民统治。1946年4月,英国玩弄“分而治之”的阴谋,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为单独的“直辖殖民地”,并于1948年2月成立“马来亚联合邦”,联合邦的一切统治权由英王委任高级专员掌握,并对马来亚人民实行高压统治。1955年,英国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1957年8月31日,英国同意“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7月9日,英国、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签署关于成立马来西亚的协定(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宣告成立。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锡和石油,还有铁、金、钨、煤、铝矾土和锰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木材、油棕、胡椒、菠萝、椰子等。其中橡胶和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木材和棕榈油是另两大出口项目。
  马来西亚(原马来亚联合邦)刚独立时,经济属于殖民地型,以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橡胶和锡是两大经济支柱,粮食和工业品均不能自给。独立后不久,政府确定了改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1971—1990年年又实行了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和第二至第五个五年发展计划。到1987年,制造业已超过农林渔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居首位。
  1986年,为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马来西亚政府调整了投资政策,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外国投资的优惠措施,使外资源源而至。1987至1989年3年间共吸收外资93.5亿美元,1990年一年吸收64亿美元。政府采取的种种有力措施,改变了产业结构,提高了档次,扩大了出口,使马来西亚转变为以出口工业制成品(其中电子产品占半数以上)为主的国家。与此同时,政府解除了对国内投资的某些限制,使非马来资本转呈活跃。
  1991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在总结前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为期10年(1991—2000)的《第二个前景规划纲要》(又名《国家发展政策》),取代过去的“新经济政策”。十年规划在重申继续保持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提出将投资重点转移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增加研究发展和教育培训的投入,放松政府对工资、物价的调控,等等。远景目标则是到2020年使马来西亚成为完全发达的国家。
  1991年7月,马来西亚议会通过政府提出的第六个五年(1991—1995)发展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7.5%。制造业在计划末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以1995年估计人口2030万人计算,人均国民收入达3777美元。针对当前经济中露头的某些薄弱环节,六五计划中对交通、能源、教育和培训、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均有幅度不等的增长。
  马来西亚经济年增长率70年代为7.8%,80年代后期超过8%,1990年为9.4%,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两千美元。设在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1991年6月发表的《1991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把马来西亚列为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国家,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名单中排名第五。这就为许多经济学家的如下观点再次提供佐证——马来西亚是行将腾飞的亚洲第五条小龙。
  马来西亚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行东南亚中立化计划,致力于巩固和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加强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中马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中国商人就曾去马来半岛通商。公元3世纪初,吴国孙权曾遣康泰、朱应出使南海诸国,到过马来半岛。此后两国互有往来。15世纪初期,郑和下西洋时,5次都驻节于满剌加(即马六甲)。随后满剌加的友好使者也访问过中国。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时,我国领导人曾致电祝贺,并予承认。197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来我国访问,当月31日,两国正式建交。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这次邓小平副总理到马来西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必将为进一步增进中马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