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Y基因的都是暴力狂?其实XYY比想象中更常见
更新时间:2023-07-31 22:20:25
访问次数:452
最近,网上关于“超雄基因型”的讨论很多。“超雄基因型”的人会比其他男性多一条Y染色体,在很多人看来,这多出来的一条Y染色体,就是万恶之源。
按照网友的说法,XYY就是恶魔基因,它会刺激母体大脑,让母亲母爱爆棚到失智,从而不理智地留下自己。遇到新闻报道中的暴力罪犯,网友们也会猜测:“他该不会是XYY吧?!”
网上关于“超雄基因型”的讨论很多。丨截图 在社交平台上,有妈妈孕检查出胎儿罹患XYY综合征,认真咨询后决定留下宝宝,宝宝出生后各项生长发育都很好,她忍不住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喜悦,然而网友的评论却是一边倒的质疑和讽刺,谴责她自私,生下了未来的杀人犯,甚至将病友群称作“罪犯家属预备群”…… 网友的评论是一边倒的质疑和讽刺。丨截图 再仔细看网友评论,为怀了XYY的孩子而心焦的有之,对身边的XYY综合征患者严加提防的也有之。到底什么是XYY综合征?“超雄基因”到底会不会像都市传说中那样,让人变成罪犯? XYY,真的都是罪犯吗? 高中生物讲过,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正常女性的性染色体核型为XX,正常男性为XY。如果一名男性从父亲那里额外获得一条Y染色体,则核型表现为XYY,这就是大家俗称的XYY综合征。 在大众认知里,XYY综合征患者性格脾气暴躁、易激惹,早期有研究称XYY患者的犯罪风险增加,称该染色体核型为“犯罪染色体”,甚至网友们进一步引申出“XYY的男孩,极其容易变成杀人犯”。 但这个说法已经被证明不靠谱。 该说法起源于1965年,英国学者帕特里夏·雅各布斯(Patricia Jacobs)对197名在苏格兰某家医院住院的精神病罪犯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发现了7名XYY患者,从而提出XYY的男性更容易成为罪犯,也由此引发了“犯罪染色体”假说。在今日看来,这个研究的样本量太小,且具有明显的取样偏差,完全没有统计学意义。 其实,当年也有采用相同研究思路的其他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美国一项针对464例罪犯的研究中,对其中具有攻击性、智力障碍和高个子等特征的罪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却仅检测到1例XYY综合征;另一项研究针对田纳西州立监狱190名终身监禁或刑期极长的囚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未发现一例XYY或任何其他可检测到的染色体异常。 但在遗传学知识相对匮乏的当年,并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些不同的结果。媒体选择性的报道、不切实际的宣传和艺术夸张,让“犯罪染色体假说”立刻引发了舆论海啸,并延续至今。 目前的学术界,也并没有能证明XYY犯罪率高的严谨研究。 2015年《攻击性和暴力行为》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称,没有证据表明XYY患者必然会变成反社会或异常的个体。查阅近3年发表的儿童早期行为领域文献,多项针对学龄前XYY患儿的行为研究报道证明,XYY患儿几乎未被发现有更多的攻击性或消极行为。同时,精神异常相关领域更多的研究也驳斥了XYY与暴力之间的关系。 造谣容易辟谣难,想要洗刷掉已经背负了60多年的历史污名,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及权威机构进行更深一步研究。 XYY患者,比想象中常见, 外形和普通人没有区别 除了上述的“潜在罪犯”历史污名,其实对于XYY综合征患者,我们还有很多误解。 首先,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 XYY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男性性染色体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男性婴儿中发病率约为1/1000,这可能是一个颠覆大众想象的数字。试想一下,能容纳8万人的卡塔尔世界杯足球场里,假设男性球迷占一半,里面就大约有40个XYY综合征患者。 由于XYY综合征患者出生时和生长发育期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大于80%的患者终生未被诊断。据统计,XYY综合征的诊断中位年龄为17.1岁,诊断率估计只有18%——也就是说,很多XYY综合征患者由于没有异常表现,家属及患者本人可能都没有察觉,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是XYY。 其次,跟我们想的不同,XYY综合征患者长相和普通人并无太大区别。 XYY综合征患者只是可能身材较瘦高(5~6岁时身高变化最明显)。患者智力一般正常或有轻度下降(群体IQ值中位数较正常参考下限低10~15分),罹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风险及焦虑抑郁症状较正常人群稍高。 这并不意味着XYY患者人生前景必然黯淡。智力水平,不一定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成就。比如一项针对7403人的智商与财富关系的调查显示,二者之间呈复杂的二次函数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影响成败的因素非常多,智商并非直接原因,除智商外,耐受挫折的能力、个人动机水平、对欲望的控制能力等多种非智力因素,也对人生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外,XYY患者也可能有其他优势,例如有好奇心、幽默感强,团队合作能力强。有报道发现患者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具有优势。这么看来,XYY患者的潜力并不必然比普通人差,也不像很多人渲染的那样会成为智商低下的罪犯。 XYY患者通常具有正常的生精功能及生育能力,理论上XYY患者有可能产生异常精子,但是实际上子代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并不高,大部分患者的孩子都是正常的。当然也有少部分患者存在少弱精或无精症,但是这种情况在普通男性人群中也存在。 最后,生出XYY,不代表父母就不正常。 其实,XYY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即使夫妻双方都是正常的,双方家族里也没有患遗传病的人,也有可能生出XYY染色体的孩子。 人类的生殖是非常精密的一套流程,首先男女双方的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分别形成卵细胞和精子,然后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不断增殖分化最终生长成一个胎儿。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有可能会导致胎儿染色体异常。例如,在精子形成过程中Y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了携带两条Y的精子,或者受精卵分裂时发生异常,两条Y同时进入了同一个子细胞等。 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小概率事件,任何一对正常的夫妻都有可能生出XYY的孩子。 查出XYY,要留下胎儿吗? 有人可能会说,以前好像没有听说过谁家怀了个XYY的孩子,似乎近些年感觉这样的胎儿在增多,是不是现在的生活环境不好了导致的? 其实,这是因为在以前,没有针对XYY的有效筛查手段,而现在随着无创产前筛查的普及,很多XYY患儿可以在产前被筛查出来。 至于发现胎儿是XYY染色体后,是否要留下孩子,目前医学上的做法是:医生明确告知胎儿核型和各种可能,由父母自由选择是否留下孩子。 法国一项针对1976~2012年XYY综合征胎儿去留问题的研究发现,早些年未经多学科专家评估时,25.8%的夫妻选择终止妊娠;经过多学科专家联合评估后,终止妊娠率仅6.7%;若后续超声监测无异常,则终止妊娠率降低至2.7%——也就是说,随着认知的深入,更多父母选择留下孩子。 人们容易关注到XYY个体的潜在缺陷,但欣赏这些个体所拥有的优势和能力也很重要,也许你面对的是一个未来的数学天才呢? 也许相较于患儿本身,其实更应该接受帮助的反而是家长与社会。若家庭和社会不戴上歧视的有色眼镜,能够给与XYY患儿同样的耐心、包容与欣赏,相信他们也能创造出精彩而有意义的人生。 其实,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并不仅仅有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加州大学的神经学教授吉姆·法伦(Jim Fallon),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精神病态杀手”的大脑,却发现自己竟然有一个与精神病态杀手极为相似的大脑,他携带著名的斗士基因MAOA,这个基因与“反社会行为”相关,他还发现自己的家族史就是一部持续400多年的血腥暴力史。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涉足血腥暴力,反而成为令人尊敬的高校教授,他认为是安稳无忧的童年生活保护了他。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除外遗传因素,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这个人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毕竟孩子只是一颗种子,未来是结出营养丰盛的果实,还是富集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取决于种子成长的环境,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