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这档全女性综艺,何以能拿下豆瓣9.6分?

时间:2023-06-30 08:47:53   阅读:418

Netflix上一档名为《海妖的呼唤:火之岛生存战》(下文简称《海妖的呼唤》)的综艺开播后,在豆瓣上斩获极高的口碑,评分高达9.6分。这是一档全女性生存竞技综艺。节目邀请24名女性参赛者,她们分别来自消防员、警察、军人、警卫、运动员、特技演员等6个职业,前往一个3万平米的无人岛,进行一场为期7天的“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生存竞技,堪称“女版荒野求生”。

《海妖的呼唤:火之岛生存战》海报

节目将6个不同职业的人分成6个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在小岛上都有专属基地。节目的赛制分为竞技场战和基地争夺战。竞技场战,就是在一个类似于斗兽场的竞技场上展开力量的对决,获胜者在基地争夺战中可以获得某种特别福利。

竞技场上的对决

决定生死的是基地战,每个基地都有专属旗帜,一旦基地旗帜被拔,就意味着基地被占领,全员淘汰。同时,每个队员背后也有一把个人旗帜,旗帜被他人拔掉,那么该队员就在本次的基地战中出局。

通俗地理解,拔旗帜就相当于是跑男综艺里的“撕名牌”,队员的名牌被撕,那么就在该次基地战中淘汰出局;可一旦基地的名牌被撕,那么基地被占领,全员直接淘汰出局。这也意味着,每一个基地既要守护好基地旗帜,也必须想方设法拔掉对方的旗帜。

“拔旗帜”的规则有点类似于“撕名牌”

虽然节目的评分很高,但坦白讲,在生存竞技综艺里,《海妖的呼唤》的赛制称不上新奇,甚至也称不上“科学”。不同基地的设置,环境天差地别,一些所谓有隐蔽性优势、但居住环境恶劣的基地,根本没什么隐蔽性可言,这也就导致了不同基地的攻守难度差距巨大,有些基地很难攻入,有些基地则“四处漏风”,这让竞争起点“不公平”。

不同基地的攻防条件,差距太悬殊了

生存竞技类综艺,比拼的不仅仅是体力,也有脑力,但《海妖的呼唤》则是一档主要侧重于体力博弈的综艺,哪个队的体能最好、谁缠斗能力强、谁结盟后人数最多,谁基本就有可能获胜。虽然很多队员很努力地制定策略、探听情报、设置陷阱,但这些努力在胜负对决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这就导致了节目虽然邀请了6个不同的职业,但没有办法将不同职业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有些职业几乎没什么发挥就早早淘汰出局,非常可惜。而相对单一的体能博弈,也导致节目中后段稍显疲软。至于节目设置的“复活赛”,还是体能比拼,赛制也简单得有些敷衍。

复活赛的规则竟然只是滚石头

《海妖的呼唤》在赛制上虽存在不足,但它仍然受到女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归根结底,我们确实很难在其他综艺中,如《海妖的呼唤》一般,如此集中如此震撼地观看并感受女性的力量。以往的生存竞技综艺,基本就是男性的天下;今年初Netflix的另一部爆款生存竞技综艺《体能之巅:百人大挑战》,虽然也有女性选手,但她们都快沦为男性的陪衬,几乎没什么表现空间。这一回的《海妖的呼唤》不同,全女性参与,全方位呈现女性的力量,并粉碎了外界对于女性的各种刻板认知。

其一,去标签,让女性独立行走。

全女性综艺市面上并不少,但很多女性综艺,几乎是思维定式地在先导片里,或者在女嘉宾之后的采访中,对她的家庭、事业、婚育情况等进行介绍。也几乎不可避免地,节目会探讨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如何平衡,女嘉宾再次乘风破浪得到了家里人怎样的支持,云云。节目组有意无意地将女嘉宾与她的家庭、婚姻、孩子绑定在一块,无形中也形塑了公众对于“女性拼事业”的刻板认知——她必须得到支持,或者她必然要付出怎样的牺牲,由此加大“女性拼事业”的心理负担。

《海妖的呼唤》开篇的处理,则干净、利落、爽快,尤为关键的是,让每个女性“独立行走”。节目并不介绍每个选手的私人信息,她几岁了,结婚了没有,有孩子没有,有怎样的职业困境……通通没有。24个人10来分钟的总括介绍后,立即进入“欢迎赛”——1km泥潭排名赛。节目抛弃惯性思维,纯粹地呈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奋斗。

节目一上来没什么繁琐的介绍,直接让选手们进行1km泥潭排名赛

其二,去偏见,捍卫女性的职业选择权。

《海妖的呼唤》所选取的6个职业,军人、警卫、警察、消防员等,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职业,说起这些职业时,我们条件反射也是男性的身影,至今这些职业中男性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女性。从生理结构上说,男性在体能上普遍高于女性,但这绝非意味着,女性就应该从这些职业中排除出去。一直以来,这些职业中也都有许多优秀女性参与其中,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女性也可以在这些职业上发光发热

《海妖的呼唤》为观众呈现了众多女性从业者的力量、智慧、勇气和专业力量,捍卫了她们在所谓的传统男性专属职业中的存在感,也激励了荧屏外那些有志于从事这些职业的女性。

其三,去“白幼瘦”,肆意张扬女性的力量。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全女性综艺,以全明星阵容为主,而女明星则普遍流行“白幼瘦”审美,并且很多时候,我们会以女明星年纪虽然不小,但依然长得很年轻、或者女明星对自我身材的苛刻控制,来论证女明星的“自律”,并将其作为正面模板予以宣传。自律是种美德,可审美却应该多元。女性可以“白幼瘦”,但女性绝不应该为“白幼瘦”的单一审美框住,甚至误以为“白幼瘦”才是女性美、女性自律的唯一体现。

在这一点上,《海妖的呼唤》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它彻底粉碎了“白幼瘦”的女性审美,也完全将女性应该秀气、温柔、文雅等教条丢弃。女嘉宾是素人阵容,她们劈柴、斧凿、灭火、挖土、攀爬、破窗、肉搏,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女性面孔:孔武有力,霸气十足,野心勃勃,坚毅凶狠,不可侵犯……

女性的力与美

这样的她们同样是美的,这是不同于“白幼瘦”的一种美,是力量的美,张扬的美,冲破束缚的美。

最后,“去完美”,夺回女性的自我定义权。

现在的全女性综艺,多多少少都希望为女性发声。这样的立场,有时也会导致节目的制作者走向一种“美化”的思维陷阱中,即,节目希望呈现出的都是女性好的一面,希望凸显的都是女性的美德,所以节目会尽量避免暴露女性的缺点和弱点。不知不觉间也就将女性“道德化”了,就像母亲的“道德化”一样,动不动就是母爱如山、母亲为孩子付出一切,看似是种褒扬,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训诫——不能有自我、不能自私、不能有缺点。

可人无完人,我们同样应该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女性也是不完美的。女性也会狂妄,会自私,会背叛,会嫉妒,会攻击,会勾心斗角;女性的姐妹情谊也不完全是含情脉脉,它也可以是:我虽然讨厌你,但当你需要援手时,我仍然愿意帮你,当你落寞时,我依然会心生怜悯……

节目里也有女性的嫉妒、憎恶、敌对、戾气

这是《海妖的呼唤》颇为大胆的一点:节目中的女性“不完美”。因为生存竞技的定位属性,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厮杀中,有人仍然很讲义气——这当然是美德,但有人信奉的是“战场没有道德,攻击就对了”……比如节目中的军人组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尤其是姜中士,她张狂、充满攻击性、出言不逊……

支持姜中士的人,会以她曾是军人为由为她辩解。在漫长的训练中,军人的思维是“平时就是战时”,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她们不会把这当游戏,而是当作战场的演练,言行举止上自然是把对方当“敌人”。

问题是,假若她们不是军人,当她们呈现出“不完美”的狂妄气质时,我们就不能接受了吗?

事实上,我们反而应该允许女性的“不完美”存在。这当然不是说,“不完美”就是对的,女性天然有道德豁免权,而是说,女性从来就没有理由背负更重的道德包袱,女性也没有理由不能拥有某些气质。如今的社会舆论对女性往往要求更高,甚至连女性仅仅是“有野心”都会被指责,就是因为“有野心”被认为是男性专属,当女性试图拥有就被指责“不完美”。所以,女性要夺回自我定义权,不妨从不惧怕“不完美”的评价开始。

《海妖的呼唤》的豆瓣主页中,有一条让人颇为唏嘘的短评写道,“如果我从小是看着这样的女性长辈们长大的话”。不可否认,一个女性的成长过程中要经历比男性多得多的规训,有形的无形的、自知的不自知的,很多女性就在规训中成长,并把规训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她们也曾困惑和痛苦,却又不知道突围的方向和可能,也找不到更多榜样。

《海妖的呼唤》于她们而言就有点石破天惊,因为节目中的女性是“反女性”(背离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模板),然而,“反女性”反而是美的,更是自由的。这种“不同的美”,以及“做自己的自由”,是很多女性内心中一直渴望的,《海妖的呼唤》终于展现出来了。

是时候打破对“女性”的定义和束缚了!不要惧怕“反女性”的指责,女性就应该是开放的概念,定义权不在他人手中。《海妖的呼唤》的成功,也提醒了市面上的全女性综艺制作,是时候更新制作理念了。

上一篇:这部电影道出了职场本质:苦哈哈的“时间循环”

下一篇:七月片单:准备好迎接“热烈”的夏天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