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秦桧南归,是逃还是诈?是英雄还是汉奸?

时间:2022-07-04 13:32:45   阅读:985

有的认为秦桧南归,很明显的,他投降了金廷,金廷故意放他南归,以让他从南宋内部破坏抗金大局;有的则认为秦桧是自己逃脱了金人的控制而南归,并为南宋带回了金廷的信息。

如果是第一种,秦桧无疑是大大的汉奸;而第二种,秦桧则成了一个大英雄。

秦桧早已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毋庸置疑,甚至后世有秦姓大学士发出这样的感慨: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但秦桧这个人,说实话,也并非天生坏人、恶人,也有一个黑化的过程。

1127年,靖康之变,徵钦二宗连带着大量皇族、官员被金廷掳去北上,这其中就包括秦桧。

秦桧当时的身份是御史中丞,这是一个监官,负有纠察百僚之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纪委书记。

这个官职当然很重要,而有宋一代,对这个官职的任用条件也非常苛刻,从宋太宗开始,就用诏书啊台规啊等等形式,一再强调做御史必须有刚直的性格、忠厚淳朴的品德和通体博识的才识,对个人品质要求很高,毕竟是管官的官嘛。

要这么看来,秦桧能当上御史中丞,虽然我们不敢肯定地说他这个人品质无瑕,但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再说,秦桧其实在靖康之变前,一直是以主战派的面目活跃在朝廷之中的。

毕竟秦桧是正经的科举出身,进士及第,在面对金兵肆虐、异族入侵的局面时,还是有一点士大夫的气节的。

比如,在1126年八月,金军大举南下,钦宗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向金廷割地乞和。

北宋朝中一百多位官员,大多是投降派,有70位同意割地,而剩下的30多位官员,则是以秦桧为首主战派。

但此时金军已渡过黄河,对汴京形成包围之势,无论战还是和,都无济于事了,于是靖康之变始成,北宋亡。

那么秦桧又为啥为金廷北掳呢?

这事儿现在我们说起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是因为秦桧不肯听从金廷的命令!

当此国破之际,这时的秦桧,居然还是一幅硬骨头的形象!

事情是这样的,金廷灭了北宋,但他们又不想亲自统治这大片疆域,就从北宋官员中找了张邦昌作为代理人,立张邦昌为张邦昌伪楚帝。

为了抬升张邦昌的威望,金廷素知秦桧的政治立场,所以特意命他为张邦昌写颂歌,为伪楚立传。

秦桧呢,居然很大但地拒绝了,史载说,“京城破,金欲立张邦昌,执政以下无敢有异议,唯会之抗疏以为不可。”

秦桧也因此被金人掳去北上。

但就这样的一个秦桧,被金人掳去北上三年之后,居然南归,进而在南宋拜相,控制相权达19年之久;而他回来之后,面目大变,从坚决的主战派转身一变成为彻底的投降派,其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我们都知道了,也因此被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那么吊诡的是,秦桧到底是如何从金人的控制之下脱身南归的?为何南归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关于秦桧的这段历史,他是如何南归、南归后为何谋害抗金名将岳飞,也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历史学者对此也是莫衷一是,有的认为秦桧南归,很明显的,他投降了金廷,金廷故意放他南归,以让他从南宋内部破坏抗金大局;有的则认为秦桧是自己逃脱了金人的控制而南归,并为南宋带回了金廷的信息。

如果是第一种,秦桧无疑是大大的汉奸;而第二种,秦桧则成了一个大英雄。

虽然从秦桧南归后的所作所为来看,很符合他作为金廷的奸细的身份,但问题是,他是否真的投降过金廷?并没有在史料中有确凿的证据。

这也使得秦桧南归,成了一个历史的悬案。

秦桧当然会对自己是如何南归的有一个说辞,他曾撰写《北征纪实》,但他作为当事人,当然不肯抹黑自己,所以并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采信。

而时人朱胜非,这个朱胜非也是个人物,南宋初年的宰相,坚定的抗战派,秦桧南归拜相,成为秦桧的政敌,废居八年,他曾著《秀水闲居录》,对秦桧南归多有置疑,说秦桧就是金廷的奸细。

但问题是,朱胜非作为秦桧的政敌,在著作中对秦桧也是大有攻讦之词,带有强烈的意气,这使得他的记载也不能完全服众。

另有《老学庵笔记》、《中兴遗史》也记载过秦桧南归,“秦会之在山东,欲逃归,舟楫已备,独惧虏有告者,未敢决。适遇有相识稍厚者,以情告之”。“桧为任用……在孙村浦寨中,楚州陷,孙村寨金人纷纷争趋入楚州。桧常以梢公孙静为可与语,遂密约静于淮岸,乘纷纷不定……登小舟,令静挂席而去。”

这些记载中,秦桧无时不想归宋,但没有机会,直到时后来“杀金人之监己者,夺舟来归。”

这些记载,塑造了秦桧有勇有谋的形象,甚至是他亲手杀了监督自己的金兵才跑了出来。

秦桧一个读书人,有如此英勇?金廷对秦桧这种身份的人,能让他轻易斩杀看管的人?更难令人相信。

要知道,秦桧可不是自己一个人跑回来的,他还带着家眷,带着奴俾,甚至把梢公孙靖也带回了临安,从燕至楚,再至临安,跨河越海,屈指两三千里地呢!

要说他英勇杀敌而后南归,这怎么也没法让人相信。

可要说他就是投降了金廷,金廷故意纵归,却也没个确凿证据。

那么,这事儿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

就是秦桧确有南归之心,并未有投降金廷之举,而金廷则在秦在北地逗留三年的时间里,已明察了秦桧对宋金之战局势看法的改变,所以故意卖了个漏洞让秦桧得以南归?

这种猜测,出于“形势比人强”的理念。

人是会变的,让人变的,从来都是形势发生了变化。

秦桧居北地三年,这三年的时间,宋金的战局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金从强变弱,而宋,则由弱变强,双方谁也吃不了谁,局势很是胶着。

金廷的主抗派代表人物是金兀术,但他差点把命丢在了江南,《大金国志》中记载,金兀术曾感慨,“今者南兵,非昔之比”,“昔我强彼弱,今我弱彼强”,透露出了一股浓浓的罢兵议和之味。

而宋这边呢,虽然岳飞等抗战派不断取得胜利,但朝廷之上依然是主和派占据上风,而且宋也意识到,连年与金的战争,消耗国力,以金的实力,更不可能达到收复北地的战略,因此罢兵议和的思想更为泛滥。

至于说宋高宗赵构是担心岳飞真的打到黄龙,迎回二帝,这就纯粹是阴谋论了,并无史实以佐证。

就在宋金达到这种微妙的平衡之际,秦桧南归才有了可能。

再看看这几年秦桧是如何在北地过的。

秦桧被掳北上,但他并没有过什么苦日子。

秦桧的才华,金太宗也有耳闻,史载金太宗“高其节”,也就是赞赏秦桧的节操而让秦桧跟随挞懒,挞懒是金太宗的弟弟,让秦桧辅佐自己的弟弟,留在了燕山府,秦桧先充“任用”,后还被任命为“参谋军事”,金兀术还曾特地宴请过秦桧。

金人如此优待秦桧,无非是想改造这个人,把这个南宋有名的主战派改造成投降派,为己所用。

而秦桧也因此混入了金廷的上层,得以深刻了解金廷的实力、战略。

也许就是在这种情势之下,秦桧的思想开始转变,他开始认为对金廷,是不可能消灭的,只能与之共存。

作为一个士大夫,秦桧始终抱有南归之念;而作为一个官员,他认为自己看透了宋金局势。

而此时的金廷,或许也已了解到了秦桧思想的转变,所以故意纵他南归,甚至不惜牺牲几个看管的小兵,以让他在南宋内部发挥更大的作用。

秦桧,这才得以顺利南归。

而秦桧南归面圣,提出的对金方略,“南自南,北自北”,意思就是咱们南边的只管南边,北边的事儿就别管了,给金朝吧。

这也正和了宋高宗之意,秦桧从此掌权19年之久。

当然,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但是,这是从形势出发,事实求事的推测,丝毫没有替秦桧翻案洗白的意思,秦桧南归之后的作为,大家都已知道,也已盖棺论定。

我们探讨秦桧如何南归,只是想揭示一个道理,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形势永远比人强,人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下一篇:国之悲剧:当艺术皇帝遇上艺术奸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