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不荐鲍叔,管仲重病之时未推荐鲍叔接替他的相位
孔子与子贡说“往之贤者”,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而不言“齐有管仲,郑有子产”,这使子贡大惑不解。孔子反问子贡:是“进贤为贤”还是“用力为贤”?子贡给出的答案在孔门中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叫做“进贤为贤”,于是孔子说:“对呀,我就听说鲍叔荐过管仲,子皮荐过子产,未曾听说管仲、子产荐过什么人。”这件事,见之于刘向的《说苑》。
子产有没有荐过人,暂且不论,读《管子·小匡》,可知管仲是荐过人的。管仲为相三月之后,便提出要与齐桓公一起评论百官,就在这一次,他一下举荐了五个人。一是隰朋。管仲认为隰朋“进退熟悉礼节,说词刚柔有度”,推荐他当“大行”(管外交)。二是宁戚。管仲认为宁戚能“尽土地之利”,使齐国“增产粮食,增加人口”,推荐他当“大司田”(管农业)。三是王子城父。管仲认为王子城父能“在平原广郊之上,使战车不乱,战士不退,鼓声一起而三军视死如归”,推荐他为“大司马”(管军事)。四是宾胥无。管仲认为宾胥无善于“审判案件,调节纷争”,不杀无辜的人,不搞冤假错案,推荐他当“大司理”(管司法)。五是鲍叔。管仲认为鲍叔不计生死,不图富贵,敢于犯颜直谏,推荐他当“大谏”。
在孔子看来,这或许只是身为宰相的管仲与齐桓公一起研究干部问题,不算进贤。然而,管仲病重之时,齐桓公要管仲推荐一个可以接替他任宰相之职的人,管仲是推荐了的,只不过他推荐的不是鲍叔,而是隰朋。据此而论,孔子说鲍叔进贤而未曾听说管仲进贤,很有可能说的是管仲不荐鲍叔。
管仲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却能在齐桓公时出任齐国的宰相,本是鲍叔鼎力举荐的结果。管仲也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然而,管仲重病之时,却未推荐鲍叔接替他的相位,连齐桓公都问他“鲍叔牙可乎”了,他只要点头认可,鲍叔即可由“大谏”而升任宰相,但他没有这样做。管仲对鲍叔太了解了,知道鲍叔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他对齐桓公说:鲍叔为人,清白廉正,看待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与之为伍,偶一闻知别人的过失,便终生不忘,这样的人不适合担任宰相职务。他推荐隰朋,因为隰朋既能效法上世贤人,又能不耻下问,并怜惜不如自己的人,宽容别人的缺陷与过失;因为隰朋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会去管也不会去过问不该由他去管、不必由他过问的事,所以管仲认为,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还行。这件事,在《吕氏春秋》中有详细记载。
管仲不荐鲍叔,即使对于今天的干部推荐与使用,至少也有两点可取:其一,管仲公私分明,不以国事报私恩。鲍叔对他有恩,因为鲍叔的举荐,他的经国济世之才得以充分施展,但他没有在如此重大问题上“投挑报李”;其二,管仲知人善任。当宰相要总揽全局,对人对事,都得从大处着眼,不可管得太细,从这个角度去考察,他觉得隰朋比鲍叔合适。可见,管仲荐人,考虑的不是所荐之人与自己的亲疏恩怨,而是能否胜任,不像现在某些人那样在荐人、用人之时有数不清的弯弯绕和小旮旯。
顺便说说孔子,他老人家提出“进贤为贤”还是“用力为贤”,其实没有多大意义。鲍叔进贤之所以千古流传,乃是因为管仲足以为“贤”,并且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倘若管仲也像隰朋那样在被举荐之后不久就命归九泉,史上还会流传鲍叔进贤的佳话吗?
2015-06-08 00:00: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