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腹雪鸡 英文名:Himalayan Snowcock<br />学名: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别名: 高山雪鸡、喜马拉雅雪鸡
时间:2024-08-10 10:05:21 阅读:123
暗腹雪鸡
英文名:Himalayan Snowcock
学名: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easants and Allies / Phasianidae
暗腹雪鸡(英文名:Himalayan Snowcock,学名: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是鸡形目雉科雪鸡属的鸟类。草食鸟类。体形较大,通体呈土棕或红棕色。典型的高山耐寒鸟类,通常栖息于海拔2500~5500m的高山和裸岩地区及高山草甸和稀疏的灌丛附近。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是濒危物种,同时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地理分布:欧亚: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于阿富汗、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引进:美国。 中国国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布克赛尔、塔城、托里、温泉、博乐、霍城、昭苏、温宿、喀什、和田;青海柴达木盆地德令哈、都兰、祁连山系西部及以南各山脉(党河南山、哈梅尔山、库库诺尔岭、布尔布达山以至青海湖以南山脉);西藏阿里地区日土、改则;甘肃西北部张掖、武威、酒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碌曲、玛曲等地,均为留鸟。 暗腹雪鸡头顶至后颈灰褐色或灰白色,颈的侧面有一个白色斑,其上下边缘均围着一圈栗色的线条,并与喉和上胸之间的栗色线条相连;上体为土棕色,密布着黑褐色的虫蠹状斑;棕褐色的翅膀上也有大块的白斑;中央尾羽是淡棕色,外侧尾羽是栗色,杂以黑褐色虫蠹状斑;下胸和腹部都是暗灰色,杂以砖红色或栗色粗纹,这也是它和藏雪鸡最明显的区别。 共分化为5个亚种。指名亚种体羽的颜色最暗,南疆亚种体色最淡,青海亚种的体色介于上述两亚种之间。 大小量度:体重♂2049-3100克,♀2000-2570克;体长♂515-595毫米,♀538毫米;嘴峰♂24.8-35.2毫米,♀24.2毫米;翅♂260-300毫米,♀264毫米;尾♂185-194毫米,♀167毫米;跗蹠♂59-67.6毫米,♀59.5毫米。 暗腹雪鸡喜欢集群,常组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白天活动,日活动时间较长,通常天一亮即开始活动,直到黑天才停止活动,其中尤以清晨和黄昏的以及晴天活动最为频繁,阴雨天很少活动,也很少鸣叫。脚短健而有力,善跑,很少飞,其活动时间与日照长短关系密切,日活动光照总时数在10-14小时,觅食时间约8小时左右,日间活动有2个高峰,即早晨和黄昏。东方破晓即开始活动,主要在比较开阔地带觅食。整个4月全天觅食。5月后阴天和小雪天整天觅食,天气晴朗中午则不活动,在岩石的凉处栖息。下午天黑前停止活动。大风雪天或雨则不活动。觅食过程中,雌雄保持一定距离,雄鸟高处,雌鸟在低处,因而首先发现的总是雄鸟。 暗腹雪鸡在非繁殖期结群活动,繁殖期配对散居。繁殖期后由亲鸟带领幼雏组成族群,秋末冬初,几个这样的族群合在一起,有时可多达20-30只,一般在10只左右,少则3-5只。集群的生物学意义在于防御敌害,在群体中如一鸟最先发现猛禽或人,即发出信号,整个鸡群随即逃避,这对在视野比较开阔地带觅食的雪鸡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食植物性食物,春季主要以羊茅草、委陵菜和野葱为食,夏、秋季主要以棘豆、羊茅草为食,冬季主食羊茅草。全年各季均广泛选食栖息地内的多种植物,食物包括羊茅草、早熟禾、珠芽蓼、蒲公英、苔草、黄花、堇菜、短花针茅、紫花地丁、驼绒黎等。还吃一些蝗虫、甲虫等昆虫。常同有蹄类在一起,在其践踏处或粪便中寻找食物。 雄鸟招呼雌鸟的叫声:“ge,ge,ge……”;惊散后互相招呼的叫声“ger-u,ger-u,ger-u…”;受惊的叫声:“gua……gua……gua…………”;呼唤幼雏的叫声:gululu…gululu…;发现敌害的叫声“jiu…,jiu…-,ji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