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胸翡翠 英文名:White-throated Kingfisher 别名: 白胸鱼狗 翠碧鸟 翠毛鸟 红嘴吃鱼鸟 鱼虎
时间:2024-08-04 16:13:59 阅读:112
白胸翡翠
英文名:White-throated Kingfisher
纲目科属:
佛法僧目 / Coraciiformes
翠鸟科 / Alcedinidae
翡翠属 / Halcyon Smyrnensis
描述:体略大(27厘米)的蓝色及褐色翡翠鸟。颏、喉及胸部白色;头、颈及下体余部褐色;上背、翼及尾蓝色鲜亮如闪光(晨光中看似青绿色);翼上覆羽上部及翼端黑色。
虹膜-深褐色;嘴-深红;脚-红色。
叫声:飞行或栖立时发出响亮的kee kee kee kee尖叫声,也作沙哑的chewer chewer chewer声。
分布范围:中东、印度、中国、东南亚、菲律宾、安达曼斯群岛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于中国北纬28°以南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大部地区为相当常见的留鸟,可至海拔1200米。在台湾为迷鸟。
习性:性活泼而喧闹,捕食于旷野、河流、池塘及海边。
俗名:白胸鱼狗 翠碧鸟 翠毛鸟 红嘴吃鱼鸟 鱼虎
白胸翡翠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白胸翡翠为中型鸟类,成鸟体长26-30厘米,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尾圆形。 白胸翡翠成鸟的颏、喉、胸部中央纯白;头的余部、后颈、颈侧以及下体余部均深赤栗色,两肋稍淡;上背、肩及三级飞羽蓝绿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均辉翠绿色。两翅的小覆羽栗棕色;中覆羽黑;大覆羽、初级复羽和次级飞羽的露出部均为深浅不同的绿蓝色或蓝绿色;翅缘白色;次级飞羽的内翈与先端均缘以黑褐色;初级飞羽黑褐,其外栩基处(除第一枚外)均具一淡绿蓝色斑,缘斑由外向内渐形增长,且其位近羽基者特淡;初级飞羽的内翈在同一部位具有白斑,形亦向翅的内侧而渐增大,因于翅的下面形成一显著的翼斑。尾呈暗蓝色,并具黑褐色羽干;除中央一对外,其余尾羽均内缘以暗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栗棕色。 白胸翡翠虹膜暗褐;嘴呈珊瑚红以至赤红色;脚和趾均珊瑚红色。 白胸翡翠幼鸟羽色似成鸟,但较苍淡,黑色的覆羽有绿色的渲染,胸部白羽狭缘以黑色,下体余部淡栗。 白胸翡翠常单独活动,多站在水边树木枯枝上或石头上,有时亦站在电线上,常长时间地望着水面,以待猎食。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常边飞边叫,叫声尖锐而响亮。 [5] 白胸翡翠营巢于河岸、沟谷田坎土岩洞中,掘洞为巢,巢呈隧道状,末端扩大为巢室,巢室大小直径多为15-20厘米。巢洞深至0.5-1.2米,随土崖土质松软、打洞困难与否而有较大变化。 白胸翡翠主要以鱼、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也吃蚱蜢、蝗虫、甲虫、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及幼虫等陆栖昆虫和蛙、蛇、鼠类等小型陆栖脊椎动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