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鸟类 / 日期:2024-08-04 / 浏览:99 / 评论:0

红腿斑秧鸡
英文名:Red-legged Crake

纲目科属:
鹤形目 / Gruiformes
秧鸡科 / Rallidae
斑秧鸡属 / Rallina Fasciata

红腿斑秧鸡 / Red-legged Crake

描述:中等体型(23厘米)的红褐色秧鸡。嘴短而腿红,头、背及胸栗色,翼及尾红褐色,腹部及尾下黑而具白斑,颏白。翼覆羽明显地具白点,飞羽具白斑。似斑肋秧鸡,但两肋及腹部的白色横斑粗大。

虹膜-红色;嘴-褐色;脚-红色。

叫声:繁殖季节于晨昏发出一连串响亮的鼻音pek,音程间隔半秒;也作缓慢的降调颤音。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的东北部、东南亚、菲律宾、大巽他群岛及马鲁古群岛。有些亚种冬季迁至其分布区的南部。

分布状况:夏候鸟,偶见于台湾兰屿岛。

习性:栖于近林区的开阔沼泽地,极少见于低洼地区。性羞怯,鲜为人知。

俗名:红脚秧鸡

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向东到缅甸南部、泰国、越南南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文莱达鲁萨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向南可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弗洛勒斯岛,不规则地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大小巽他群岛和摩鹿加群岛,偶见于澳大利亚。偶见于中国台湾的兰屿和云林。 旅鸟:澳大利亚、帕劳。 红腿斑秧鸡成鸟两性相似。属中小型涉禽,头小,喙细长,腿和趾都长。头、颈、胸深栗色,头顶较暗;颏、喉稍淡;其余上体,包括肩和最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或暗绿褐色,翅覆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横斑;飞羽暗褐色,内外侧均具白色横斑;腹具宽阔的白色和黑色相间排列的横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细的白色横斑。 雌鸟的头、颈红褐色更多。上体包括肩和最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翅覆羽栗褐色有白色斑点,到大覆羽时白色斑点逐渐变为黑宽和白细的短纹。飞羽暗褐色,内外翈均具白色短纹。头、颈和上胸栗红色,喉淡栗色,下胸至腹以及两胁有黑白相间排列的横纹,其白色横纹较粗,与红胸田鸡较细的白色横纹且仅在腹部有所不同。尾下覆羽黑色,有细的白色横纹。 幼鸟头、颈和胸褐色,翅覆羽的斑纹不清晰;下体黄白色,黑色横纹不明显。 虹膜深红色或血红色。嘴黑色,基部较淡,尖端带有绿色或铅灰色。腿和脚红色,爪石板灰色或角蓝色。幼鸟的腿和脚为黄褐色。 颈长,喙长,腿长,胫的下部裸露,蹼不发达,后趾细小,着生的位置较高;翼圆而短;尾短,无真正的嗉囊;鸣管由气管与支气管的一部分构成;有的种类气管发达,能在胸骨和胸肌间构成复杂的卷曲,有利于发声共鸣。早成鸟。 大小量度:体重♂80-180克,♀75-110克;体长♂220-250毫米,♀200-230毫米;嘴峰♂20-22毫米,♀18-20毫米;翅♂110-131毫米,♀100-118毫米;尾♂48-54毫米,♀40-50毫米;跗跖♂34-38毫米,♀32-36毫米。(注:♂雄性;♀雌性) 分布区内有留鸟也有候鸟,在分布区的南部越冬。泰国为留鸟,菲律宾可能为留鸟。马来西亚为留鸟和部分候鸟,10-12月和4-5月迁飞,在马六甲海峡上的岛屿和灯塔上经过。加里曼丹大部分为留鸟。印度尼西尼的大巽他群岛为留鸟,冬季因有从亚洲大陆飞来越冬的候鸟而数量增多。中国台湾、密克罗尼西亚的帕劳群岛和澳洲西部(7月)见到迷鸟。红腿斑秧鸡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在中国仅见于台湾,应属偶见迷鸟。 常在河岸、湖边高草丛和灌丛中活动。善于藏匿,白天多躲藏在草丛或灌丛中,早晨、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并且经常鸣叫,叫声清脆洪亮,很远都能听见,鸣叫时常常向前伸长脖子并且左右来回摆动。在地面上奔跑时迅速而敏捷,所以常常通过疾速奔跑来逃避敌害。在危急时和通过开阔的水面时也能飞翔,但飞翔的速度不快,两个翅膀煽动缓慢,常常飞不了多远又迅速落入草丛中。由于脚长,又有很长的脚趾,所以在湿地上行走十分方便,但在起飞和飞翔的时候,两条长长的腿只好悬垂在下面。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性机警,遇有惊动时多在地上奔跑,有时也披惊飞从地上冲出来,停息于树上。 杂食性,以草籽、甲壳动物和昆虫等为食,也吃谷粒。 叫声:繁殖季节于晨昏发出一连串响亮的鼻音pek,音程间隔半秒;也作缓慢的降调颤音。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