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鹮 英文名:White-shouldered Ibis 别名: 白肩黑鹮 东方黑鹮
时间:2024-08-04 15:43:57 阅读:122
黑鹮
英文名:White-shouldered Ibis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鹮科 / Threskiornithidae
黑鹮属 / Pseudibis Davisoni
描述:体大(75厘米)的黑色鹮,特征为头裸出,肩部具白色斑块,腿红色,颈背具浅蓝色斑块。通体体羽深褐,两翼及尾黑色具光泽,下体无栗色。
虹膜-暗色;嘴-黑色;脚-红色。
叫声:粗哑的kyee-ahh声。
分布范围:曾在中国西南及东南亚有分布,现仅存于印度支那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分布状况不明。19世纪在云南西南部有记录。
习性:似彩鹮但喜沼泽林地及森林溪流。
注:我们不同意Inskipp et al.(1996)视此种与黑鹮P. papillosa同种。
俗名:白肩黑鹮 东方黑鹮
原产地: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游荡:孟加拉国和中国;不确定:缅甸。 [ 是印度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以及恒河平原的常见的繁殖鸟类。 活动范围延伸到印度南部,但在半岛或斯里兰卡的最东南部的森林地区或干旱地区没有发现。在中国云南省分布状况不明,19世纪云南西南部有记录。 黑鹮是一只长着大腿的黑色大鸟,嘴长而细,向下弯曲,脚较短,胫下部裸出。通体灰褐色。颈部和身体为棕色,无光泽。肩膀上有突出的白色斑点。飞羽和尾羽黑色,具金属蓝绿色光泽。头裸露,黑色,无毛的头顶部有一片鲜红色的疣状皮肤,是一个三角形的红色斑,前端位于冠顶部,底部位于成年鸟类中形成的颈背后面。内侧小翅覆羽白色,在肩部形成一白斑。 虹膜橙红色,嘴蓝色或铅蓝色,后枕部淡蓝色,向两侧延伸,与红色的喉相连、脚本和趾淡桃红色。在繁殖季节,嘴和腿由灰色变成红色。脚趾有一个边缘膜,底部有轻微的蹼状。 幼鸟通体暗褐色,无金属光泽,头顶、头和喉被羽。最初没有裸露的头和红色冠斑,成鸟后长成。 大小量度:体长600-680毫米,嘴峰156-192毫米,翅393-428毫米,尾192-208毫米,跗蹠91-99毫米。 留鸟。常单独活动。性孤僻而宁静,不爱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习性类似白鹮,但较少结群,通常成对或一家族群活动,有时则单个。当从地上起飞时,叫声奇怪而具特性。在繁殖季节,鸣声则响亮而特别。觅食时,在沼泽地和沿着泥泞的河岸,天热时亦见于收割后的稻田中。通常在湿地边缘觅食少量。主要以蝗虫,蚱蜢、蜗牛、甲壳类小蛇和青蛙为食,也啄食多种成熟的农作物和植物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