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颈瓣蹼鹬 英文名:Red-necked Phalarope 别名: 红领瓣足鹬
时间:2024-08-04 15:43:34 阅读:124
红颈瓣蹼鹬
英文名:Red-necked Phalarope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丘鹬科 / Scolopacinae
瓣蹼鹬属 / Phalaropus Lobatus
描述:体非常小(18厘米),嘴细长,体灰色和白色,常见游泳于海上。头顶及眼周黑色;上体灰,羽轴色深;下体偏白;飞行时深色腰部及翼上的宽白横纹明显。飞行似燕。夏羽色深,喉白,棕色的眼纹至眼后而下延颈部成兜围,肩羽金黄。与滨鹬的区别在嘴细并具黑色眼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单个或重复的chek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全北界;于世界各地的海上越冬。
分布状况:罕见过境鸟,在内陆曾有记录,但冬季有时常见于海南岛、台湾和香港的沿海水域及港湾。
习性:冬季在海上结大群,食物为浮游生物。甚不惧人,易于接近。有时到陆上的池塘或沿海滩涂取食。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厄瓜多尔、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格陵兰岛、香港、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马来西亚、荷兰、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波兰、卡塔尔、俄罗斯、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索马里、西班牙、苏丹、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瑞典、叙利亚、泰国、东帝汶、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也门。 旅鸟:阿尔及利亚、阿根廷、亚美尼亚、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哈马、伯利兹、百慕大群岛、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文莱、保加利亚、布隆迪、开曼群岛、刚果民主共和国、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古巴、吉布提、多米尼加、库拉索岛、萨尔瓦多、埃塞俄比亚、格鲁吉亚、直布罗陀、希腊、瓜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匈牙利、意大利、牙买加、肯尼亚、老挝、黎巴嫩、利比亚、卢森堡、马耳他、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纳米比亚、尼泊尔、新西兰、尼日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巴拿马、葡萄牙、波多黎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塞舌尔、塞拉利昂、荷属圣马丁、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南非、斯里兰卡、瑞士、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突尼斯、凯科斯群岛、乌干达、赞比亚。 中国 红颈瓣蹼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经中国。迁徙期间经过新疆天山、西藏南部、青海湖、黑龙江齐齐哈尔,以及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台湾和海南岛。部分可能在广东、海南岛和台湾沿海越冬。 红颈瓣蹼鹬雌鸟夏季头和颈暗灰色,眼上有一白色斑;颏和喉白色。前颈栗红色,并向两则延伸,然后沿颈侧向上直到眼后,形成一栗红色环带。胸和两胁灰色,胸以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后胁也为白色,但微沾有暗色。翅下覆羽白色,翅下中覆羽具黑色横斑。翕、上背和腰暗灰色,翕侧和肩部具金皮黄色纵带;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以及大的肩羽具棕皮黄色羽缘;翅上大覆羽尖端白色,形成显著的白色翅带;初级飞羽黑色,羽轴白色。下背和腰中间暗灰色,腰两侧白色,尾暗灰色。 雄鸟夏季脸、头顶和胸暗灰褐色,少灰色,眼上白斑较雌鸟大,通常形成一短的白色眼眉。上体较淡褐和具更多的皮黄色羽缘。特别在翕部。前颈带斑呈锈褐色或棕红色。 冬羽:头主要为白色。从眼至眼后有一显著的黑色斑,在白色的头上极为醒目。头顶后部也有一暗色斑。后颈和上体灰色,翕侧和肩部有不显著的白色纵带。下体白色,胸侧和两胁上部缀有灰色。 幼鸟头顶、后枕、后颈和上体暗褐色。翕部有橙皮黄色纵带;三级飞羽、大的覆羽和肩羽具橙皮黄色羽缘。前颈和上胸缀粉红皮黄色,上胸两侧暗褐色。其余下体白色。 虹膜褐色。嘴细尖,黑色。脚短,蓝灰色或黑灰色,趾具瓣蹼。 大小量度为:体重♂25-46克,♀28-42克;体长♂180-202毫米,♀190-206毫米;嘴峰♂19-22毫米,♀19-24毫米;翅♂99-112毫米,♀95-116毫米;尾♂43-54毫米;跗跖♀19-22毫米。 喜成群,特别是迁徙和越冬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在喜欢的湖上,集群多达数万只,甚致数十万只。善游泳。几乎总是见到在水面上游泳不息。由于下体羽毛厚密,不透水,其间充满空气,因此使它们能很好的飘浮在水面上,身体露出水面部分较多,常在浅水处水面不断地旋转打圈,捕食被激起的浮游生物和昆虫。 红颈瓣蹼鹬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水上。常从水面或露出水面的石头和植物上啄食。也常通过在水面旋转和以嘴叩击水面的方法捕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