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白腰朱顶雀 英文名:Common Redpoll 别名: 朱点、朱顶红、苏雀、贝宁点红

时间:2024-08-04 15:34:57   阅读:118

白腰朱顶雀
英文名:Common Redpoll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燕雀科 / Fringillidae
金翅属 / Carduelis Flammea

白腰朱顶雀 / Common Redpoll

描述:体小(14厘米)的灰褐色雀鸟。头顶有红色点斑。繁殖期雄鸟似极北朱顶雀但褐色较重且多纵纹,胸部的粉红色上延至脸侧。腰浅灰而沾褐并具黑色纵纹,有别于极北朱顶雀的几乎全白。雌鸟似雄鸟但胸无粉红。非繁殖期雄鸟似雌鸟但胸具粉红色鳞斑,尾叉形。

虹膜-深褐;嘴-黄色;脚-黑色。

叫声:炫耀飞行时发出鸣声,为短促的起伏颤音杂以嘤嘤之声errr errrr。叫声为有特色的金属音啾啾叫,哀怨的teu-teu teu-teu或偏高的喘息声eeeeze。

分布范围:全北界的北部。繁殖于北方的针叶林区,越冬于温带林区。引种至新西兰。

分布状况:常见。指名亚种越冬于中国西北部的西天山并经东北各省至山东及江苏。迷鸟有见于甘肃东北部。

习性:快速的冲跃式飞行。结群而栖,多在地面取食,受惊时飞至高树顶部。

留鸟:奥地利、阿塞拜疆、比利时、加拿大、中国、捷克、丹麦、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格陵兰、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朝鲜、韩国、列支敦士登、蒙古、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英国和乌兹别克斯坦。 繁殖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亚区、中亚区)、斯瓦尔巴和扬马延、美国。 非繁殖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西班牙和乌克兰。 季节性不确定:黑山和塞尔维亚。 引进(繁殖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游荡:巴哈马、百慕大、波黑、克罗地亚、塞浦路斯、牙买加、马耳他、葡萄牙和土耳其。 白腰朱顶雀雄鸟额基、眼先黑色或乌褐色,额和头顶玫瑰红或朱红色,眉纹乳白色,耳区和颊淡褐色,羽尖灰白色微沾玫瑰红色,头顶后部、枕、后颈、背、肩淡褐色或灰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腰白色或灰白色微沾粉红色并具黑褐色条纹。尾上覆羽暗褐色,羽缘灰白色,尾黑褐色具细的白色或灰白色羽缘。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大覆羽尖端白色,在翅上形成一条白色翅带。飞羽黑褐色,羽缘淡褐色,尖端褐白色,三级飞羽外翈先端白色。颏黑色,颊下部、喉、胸和颈侧玫瑰红色,腹白色微沾粉红色,胸侧和两胁皮黄白色沾褐具有黑褐色纵纹,尤以两胁纵纹较更粗著。尾下覆羽白色,长的尾下覆羽具黑褐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喉、胸和腰均无粉红色沾染。颏黑色,其余下体皮黄白色具暗色条纹。 虹膜褐色,嘴黄色或黄褐色,嘴峰黑褐色,脚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0-16克,♀9-15克;体长♂128-141毫米,♀120-140毫米;嘴峰♂8-11毫米,♀8-10.5毫米;翅♂65-79毫米,♀62-78毫米;尾♂50-66毫米,♀51-66毫米;跗蹠♂12-17毫米,♀12-17毫米。 白腰朱顶雀在中国为冬候鸟。在北欧、俄罗斯及北美等地繁殖。每年9月末或10月初迁到中国东北,其中一部分留在长白山区越冬,虽在零下30多度,仍很活跃,至翌年3月末或4月初离去;其余大部分鸟经东北南下,10月末到4月初见于河北。并在秋季于沙威山岛和河北省沿海见到它们大批地迁徙。 除繁殖期多成对活动外,常成5-7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有时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常于草棵、谷穗、灌木和树枝上活动和觅食。性不畏人,取食或选择巢对时,人距它很近时方飞去。常一鸟先飞,群鸟随而紧跟。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冬季以蒿类种子和其他杂草子最多,特别是大雪封山时,常飞落在草尖处,有时还以倒攀姿式啄食果实;有的到山区散居住户的柴堆腐木上啄食越冬的昆虫和蜘蛛等,或在路边拣食遗物。春季多以嫩叶为食,也有鞘翅目等小形昆虫;秋季以高梁、小米和荞麦等谷物为食。也吃食大量种子和一些昆虫。 叫声是一种独特的“chuch-uch-uch-uch”或“chut-ut-ut-ut”的金属声,其基音从柔和到刺耳地变化着;还有一种哀伤的“teu-teu-teu-teu”和“tooee”的叫声;惊叫声是一种尖锐、刺耳的“eeeeze”音调。

上一篇: 黄眉鹀 英文名:Yellow-browed Bunting 别名: 大眉子、黄三道、五道眉儿、金眉子、小钩嘴嘈鹛、小钩嘴嘈杂鸟

下一篇: 山鹡鸰 英文名:Forest Wagtail 别名: 林鹡鸰、刮刮油、树鶺鸰、横花牛屎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