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孙策: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究竟是什么人?

时间:2022-06-29 22:50:08   阅读:1078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我们都知道东吴的江山大,多半都是孙子打下来的,年仅20的孙策就脱离了袁术,自己用了6年的时间,一步步打下了江东河山。但是天妒英才,现在在一次打猎的时候被刺客所杀害,孙策在临死之前告诉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我们都知道周瑜是孙策的发小,两个人从小就志向远大,周瑜更是长大之后文武双全。但是这个张昭究竟是什么来历呢?他为什么说到孙策的如此器重?

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属,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张昭成年后曾被举荐为孝廉,但他推辞没有接受,与王朗一起讨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徐州的才士陈林等对他颇为称赏。陶潜慕名察举他为茂才,被张昭拒绝。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因此将张昭监禁。后经好友赵昱援救才被释放。即使这样,在陶谦病逝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悼文。

东汉末年,中原动乱,张昭随其他难民逃到江南,受到割据江南的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孙策对张昭极为礼遇,曾同他一道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像同辈的密友一样。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们的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的言辞。对此,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潇洒地说:“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这足可看出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样重要。

当时荆州牧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写完之后让他身边的名士祢衡看,祢衡看完之后就讥笑刘表笑着说道多数:“像这样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我们由此可见就连一向非常狂傲的祢衡都要敬张昭三分。

在孙策去世的时候,孙策嘱咐张昭,“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当时的孙权年仅18,孙夫人担心孙权不能构成成事,引荐了张昭等人,询间江东能否保得住,董袭回答说:“江东地理形势,有山川险阻可以凭固,而讨逆将军为贤明的州牧,对百姓有过恩德。讨虏将军承袭基业,上下齐心听令效力,张昭秉政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做为爪牙,这正是据有地利、人和的时候,绝无什么可忧虑的!”

孙权在张昭辅佐之下,一步步将江东壮大,张昭也是一直遵循着自己的性格,什么事情他都直言进谏,不怕得罪任何人。他的这种性格非常受到孙权的尊敬,生前也一直待他如父。

在曹操大军压境之际,张昭是主降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升官了,依旧是东吴内事的决定者,我们想找到这是为什么。这主要还是因为张昭本身具有才华,再加上他在江东的地位,以及他遇到了明主孙权,孙权用他宽大的胸怀,还是一直接纳的张昭,一直到张昭安享晚年。

上一篇:曹操做丞相13年,为何终其一生都不敢称帝?

下一篇:唐朝影响力人物-高适介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