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李菂的浪漫求索:翻山越岭,星空探秘永不止步

时间:2024-07-08 10:25:43   阅读:246


矢志求索,仰望星空。

他带领团队,延伸人类视角,凝望宇宙深处,从向地外看,到向地外探索,再到向地外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他白了头发,但问心无愧;

脚步不歇,探索不止;

越过一座座山丘后,他带着人类的好奇心,继续书写天文领域的新篇章。

由舍得酒业、凤凰网、东方卫视联合出品的访谈节目《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本期对话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

天眼的平台是一代人只有一次的机会

李菂,中国天眼(FAST)的建设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首席科学家。


1995年,李菂获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后来前往美国攻读天体物理及射电天文获得博士学位。

2002年,李菂刚博士毕业,对FAST项目很感兴趣,鉴于自己名校出身,并在天文行业有一些新发现,于是,他积极向项目负责人南仁东自荐。

没想到他却被南仁东直接拒绝,南仁东认为,李菂此时回国是放电,他应该继续在国外充电。

就这样,李菂继续在国外深造,期间,他并未放弃对FAST的关注。

2008年,他被中国科学院聘为兼职FAST项目科学家;

2009年,他第一次见到中国天眼的建设现场;

2011年,FAST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2年,李菂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他放弃了在美国宇航局的工作,全职参与到FAST相关项目的工作。

当时FAST项目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李菂回国自然冒着巨大风险。

李菂称自己性格一向盲目乐观,他并未因风险而畏手畏脚,反而看到了天眼成功的广阔前景。他认为这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一旦成功,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将会向前迈一大步。

他说:“不管是从个人的还是学科的发展上来讲,天眼这样的平台确实都是一代人只有一次的机会”。


舍与得之间,需要勇气助力,韧性坚持。李菂敢于舍弃国外平稳的研究工作,冒着风险毅然回国,最终把握住了宇宙探秘的新机遇,为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找准了方向。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问心无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然而在中国天眼工程建立之初,工程项目上环境艰苦,资金审批压力重重,这是李菂推进天眼工程研究进程上面临的第一座山丘。

李菂回忆,2012年举办第一届射电天文的国际研讨会时,国际国内的同行需要乘坐近4小时的大巴才能到工地。路段坑坑洼洼,上洗手间也很麻烦。

另外,作为中国独资的项目,当时国家批复的是6.7个亿。事实上,在2007年时,专家委员会已进行过评审,认为批复资金不足以支撑项目的全程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天眼项目团队要么抓住当年的预算机会,先实现项目立项,要么就进行申诉,申请更多资金,但这需要承担之后可能没有办法立项的风险。


“当国计民生受到重大挑战时,我们这种不能创造直接价值的研究类项目,随时要准备让道”。

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天眼项目团队还是先把握住了立项机会。到最后一年,他们开始从上级单位科学院借钱。

李菂讲述,当时只要领导来到工地现场,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车程,体验过简陋的卫生环境,就能比较深入理解科员团队当时面临的困境,从而积极支援。

他说:“第一,我们没有浪费国家的经费;第二,我们团队在小行业里是做的最好的;第三,我们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整个族群未来生存延续的空间,因此能做到问心无愧”。



正是凭借着对科研探索的赤诚之心,李菂及团队获得了上级单位资金支持,得以跨越项目前期建设的山丘。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李菂的身份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2015年,任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的南仁东不幸患上肺癌,李菂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

从科学家向工程师的身份转变使李菂身上担负了更多责任和压力,他的头发也在这期间白了许多。

工程现场初期,没有综合楼和机房,科学装置搭建过程中,他面临的最大山丘就是数据处理问题。

当时在国家发改委批复的6.7亿资金中,只能实现将装置建起来。但是科学装置,只要部分搭建起来就会产生数据,研究者需要了解数据,通过数据检测工程构架、电子学是否存在问题。

面临困境,李菂只好四处“化缘”,他找各个公司、大学说明情况,最终曙光公司提供给他们两个集装箱,集装箱内装有先进的电脑处理集群。“我们最早的第一批的脉冲星的这个发现,都是靠那两个集装箱”。

万事开头难,李菂迎难而上,或是主动竞争争取利益,或是,放下骄傲四处“化缘”,越过山丘,推动FAST项目逐渐走实向好。

2020年,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主要帮助人类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探索未知。从2020年到现在,天眼已经运行和正在运行的项目超过400个,来自30多个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全球共享的设备。


在科研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李菂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认为FAST项目团队是伟大进程的参与者、受益者,也很荣幸作为建设者。“我们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应该做的和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只是进一步的追求。”

一直好奇,快乐探索

宇宙天空的丰富多彩,吸引着李菂打开天文学的大门,矢志求索,仰望星空

他在读研究生时,有一次去夏威夷观测,当时的地点海拔超过了4000米,在他开车向上走的过程中,从云层穿过,看到广阔天空的那一刻,他深感震撼,而这一刻,也真正成为他在天文学领域的起点。


2018年天眼项目的架构基本形成后,李菂从工程师,转回了科学家的老本行,继续潜心在天文学领域研究,不断向宇宙、星空叩问。

于李菂而言,在天文领域深耕是有基本荣誉感、责任感和竞争心的,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具有社会价值。“我们确实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我们满足全人类的好奇心”。

天文学研究或许不会马上产生使用的价值,但涉及到的设备和产生的知识,都对人类发展有意义价值。族群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前沿,对未知的追求反映了良好的奋进和充满希望的状态。


李菂始终对未知充满着期待,“好奇心是个很本质的需求”,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事情自然而然具有了意义。未来,他仍会保持好奇心,同宇宙星空对话,一直好奇,快乐探索


好奇心是人类重要的品质之一,因为好奇,我们不断向前探索,解锁未知,看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小时候,我们总是有旺盛的好奇心,心中永远藏着“十万个为什么”。随着经验的发展和认知的深化,我们向外发问探索的动力反而减弱。

但实际上,生活是充满可能性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新知、新事、新体验。

保持好奇,去享受探索的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事物当下最鲜活的状态,发现生活的趣味和美好,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好奇心也滋养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让我们面对未知,坚韧不拔,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正如李菂一样,越过山丘后,仍保持“一直好奇,快乐探索”的人生态度,愿我们也能保持好奇天真,去体验,去探索,背上行囊,勇敢地去奔赴自己的诗和远方。


敬请关注由凤凰网、舍得酒业、东方卫视联合制作的《舍得智慧人物》。舍得酒业始终选择以用时光沉淀老酒品质,邀您一起品老酒,学智慧,以舍得为尺,为时代求解。


上一篇: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

下一篇:“通过读书,一个孩子的胡言乱语最终变成了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