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文学 / 日期:2024-07-08 / 浏览:128 / 评论:0



五月,宫崎骏的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几乎已经撤下院线,然而其片名发出的叩问却久久萦绕。甚至没有去看这部电影的人,看到这个片名之后应该也会忍不住扪心自问——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五月书单里,或许能有一些不那么“靠谱”的人生指南——作家袁凌在《我的皮村兄妹》中耐心勾勒出每个热爱文学的外来务工者的人生,文学是他们在这个城市里促膝取暖的介质;年近 80 的彼德·汉德克在他自称为“最后的史诗”《内陆之行》中,书写无法在社会立足的年轻人去到旷野中寻找自我的故事;学者王宇根则以《万里江湖憔悴身》一书细描宋朝诗人陈与义在颠沛乱离过程之中如何“觅见属于自己的诗歌之声”——希望这些以不同文学体裁呈现的人生路径,能为你的“人生”提供一丝参考或者灵感。

读完本月新书推荐,你会选择哪一本书来读呢?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推荐你自己的月度好书。


《我的皮村兄妹》

作者:袁凌

出品方:大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渡水崖

皮村文学小组最受关注的时期是伴随着成员的成名,但背后更广阔的群体故事和这个位于北京五环外的小飞地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变化,也许此时更多的人是不甚在意、无法得知,好在这一切存在于作家袁凌的新书里。他称这些有文学爱好的工友为兄妹,这也符合这位做社会民生新闻出身的前资深调查记者与他一贯关注和书写的对象相处的方式。在这本书里,你不会看到一个写作者带着写文章出书的目的问问题,也不会看到他带有任何审视窥探意味的拍照、拿着录音笔出现停留片刻就匆匆离开,而是许多日常时光都和他们在一起滑冰、划船、游泳、登山,还有很多勾肩搭背、呲牙大笑的合照,留下的是最朴素可爱的中年友谊。

袁凌的写作也是一种不简单的方式:把每个人的人生勾勒一遍。排在前面的是几位当家政工、月嫂的女性,能读到她们工作的状况,有与雇主缔结好的情谊,也有性骚扰、卫生间装监控。文中尽显大家对他的信任和接纳,这也并不容易,如与一位性工作者聊天无果后工友所说的“干她们这行,心比脸老得快,很难相信人性”。让他们敞开心扉的是真正的理解,和对他们创作的由衷欣赏,如写到小海时数度引用他的诗歌。最后,曾经为了避风头而鲜少露面的范雨素在他面前谈笑自若,史鱼琴会把写有与丈夫和谐性关系的日记留给他作素材,寒雪的坦陈也很动人,她豪情地说,“60岁过后是我们的春”。这份情谊的珍贵也在于真实,当他得知巧珍患乳癌后踟蹰不知如何是好,也有和万华山不快的争执。更真实的也是,哪怕是范雨素走红也没能真正改善她的经济,《久别重逢》的出版方甚至提前给她打了一笔版税,得到过一些捐赠的名牌衣服,但这并不是他所最需要,他们的生活不会因曝光而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外,袁凌敏锐地捕捉下了皮村附近厂区和房屋拆迁前、拆迁中的决定性瞬间,它们是外来务工者临时的家和工作场所,也是他们存在过这世上、认真生活了的证明,尽管一切都在消逝——“工人大院”整治、打工博物馆拆除、同心学校关闭,“一个人在世上的痕迹就这么没了。真不知道他们来这世上一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什么呢?当将这本记载他们生命史的书与他们的创作集《劳动人的星辰》一起对照读,也许会怅然和释怀更多,不仅是懂得了文学在他们的生命中是何等珍贵和必需之物,还有如“天下打工是一家”这句标语,皮村文学小组是连接他们、让他们促膝取暖的介质,就像一首歌里所唱“姐妹班,合作班,互信互爱相救难”(交工乐队,《日久他乡是故乡》),唯一能陪伴鼓舞自己继续跋涉这人生路的,其实只是、还是创作之时永恒向上的心灵。写下他们,阅读他们,于外人而言,也许就是最好的祝福他们吧。


《猛虎下山》

作者:李修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阿童木

我们公号发过,有条读者留言是“流泪几场”。

看哭了,这是自媒体时代一句并不难得的评价,却也是我们阅读李修文文字最真实的反应。个中原因,便是李修文揣在怀里的那份悲悯吧——如果觉得悲悯太重了,我最近刚从李娟那里学会一个词语,体谅。对,就是体谅的心情。

这份体谅自然也延续于李修文的小说新作《猛虎下山》中,打虎的人是时代洪流里可怜的人,人观虎,亦成虎,“明里发疯、暗里伤恸”。阅读《猛虎下山》的体验,像看《水浒传》里林冲夜奔,也像看《失明症漫记》里众人癫狂,但这是个当代的,中国的故事。

李修文在创作谈里的阐释是准确的,主人公刘丰收所展示的是一种生存的徒劳:生命的热情循环往复,最终又归于竹篮打水,但同时,无论是多么的徒劳,它都构成我们生存于世的主体。生命的可能性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画地为牢和战斗损耗中铺展开来的。


《暗处的女儿》

作者:【意大利】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陈英 / 王彦丁 / 黄语瞳

出品方:99读书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渡水崖

《暗处的女儿》是费兰特作品中除那不勒斯四部曲我最喜欢的一本,私以为故事没有另一部母亲视角的《被遗弃的日子》阴闷压迫,也比女儿视角的《烦人的爱》《成年人的谎言生活》更显平实可感。其中有费兰特提出的“碎片”(frantumaglia)一词的来源(由她母亲“发明”和专属于她笔下的母亲们的一种情感体验,“你心碎了。你无法忍受自己,心里有很多心事,却说不出口”),也可视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前传”——主角勒达偷走了在海边旅行时一直窥探的小孩子——儿时埃莱娜(莱农)最喜欢的娃娃,是埃莱娜童年生活的一个“问题制造者”。

这个怪异行为背后的故事层层叠叠。勒达48岁,离异,有两个女儿由前夫抚养长大,她曾痛恨她们的出生让自己的生命退居其次,甚至使用了暴力,后来逃离了家,哪怕她们为此要去到自己上一个逃离过的地方由那不勒斯家乡的妈妈照顾。娃娃,寄托她对女儿歉疚、同情又充满控制欲的复杂感情,也是她可通过占有它重新掌控自己的身体、情感、命运的想象。娃娃肚子里吐出的黑水是她的过往生活,有对性的幻想,对婚姻中爱情消亡的记录(“爱情是需要精力的”),对母职的无力承担,一次路遇一对私奔的男女是她生活里的第一束光。娃娃,也是她眼中的另一对“完美母亲”和“理想女儿”,一种“平和、幸福的母女关系”,因娃娃事件介入她们的生活又发现事实非如此。埃莱娜的母亲也有强烈的主体性,却也称不上称职,娃娃同时寄托了小埃莱娜对母亲的需求和依恋,它最终促成了两个母亲、两个“她们自己”之间的对话。

回到费兰特,她所有的故事都有回环往复之感,几乎每一个女主角都独立而不决绝,自我意识的成长落回到亲密的人身上,形成“碎片”在母女关系这一大主题下的闭环。正如勒达后来还是回去了,她发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原来只是在女儿面前削出蛇形的苹果皮。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了,但我很好”,也许在费兰特的世界里,爱像一种对“我”的禁锢或诅咒,但它也同时是自由的实体,而爱恨交织是一种更深的情感连接,正如她书中的女人们之间的关系那样。


《我作为男人的一生》

作者:【美】菲利普·罗斯

译者:陈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24-4-20

推荐人:思郁

这是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的第七部小说。在罗斯众多小说当中,这本书的存在感并不强,容易被忽略。但是如果你要研究罗斯与众多女性的关系,这本书是个很好的样本。

在2018年罗斯去世之后,有评论家曾经说,如果不是罗斯恰逢其时地去世,他大概是会成为“metoo运动”中被批判的男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罗斯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两种女性,一种是开始被吸引,最终会摧毁他的生活的“恶毒的被阉割的女性”;另外一种就是“被溺爱的性奴隶”。前者的代表就是《我作为男人的一生》,这本书取材于罗斯与他第一任妻子玛格丽特·马丁森的婚姻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犹太作家塔诺波尔,一切都如年轻时候的罗斯一样,在学院里教书写作,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小说,看起来前途无量。但是他认识了自己的命中劫难,一个叫莫琳的女人。尽管是他主动勾引了她,但是这个女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他们互相折磨,分分合合。为了结婚,莫琳还欺骗了他——这个故事罗斯在很多小说中重复地讲述着——他们离婚后,为了抚养费,莫琳不断地折磨他敲诈他。这个故事有个戏剧性的结局,正如罗斯现实中的妻子马丁森一样,她突发车祸去世。而当时的罗斯刚写玩自己最畅销的书《波特诺伊的怨诉》,即将成为百万富翁,他拿到了小说的预付款,再也不用担心那个恶毒的女人分他一杯羹了。

这段婚姻故事,给了罗斯写作的灵感,他在很多书中不断地提及,但是只有在《我作为男人的一生》中,他集中地批判了这个女人给他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他与自己的心理医生的持续对话。这本书让我们见识到一个好小说家如何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喜剧与闹剧之间找到平衡。最重要的,这本书还让我们见识到罗斯对女性的复杂态度,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本厌女之书,也是一本报复之书。报复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前妻塑造成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对其进行持续不断地羞辱。


《内陆之行》

作者:【奥】彼得·汉德克

译者:韩瑞祥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把噗

对我来说,阅读《内陆之行》堪称“惊艳”,一方面它打破了我对彼得·汉德克一直以来的认知(通过阅读他之前的作品建立起来的作家形象),另一方面又唤起了其他美好的阅读体验——比如之前阅读让·艾什诺兹的作品。

这不是说汉德克的这部《内陆之行》与艾什诺兹的小说有很多相似之处,相反除了将主人公“抛给”道路、“抛向”旅程之外,两者相似的地方其实很小。但它们都给人一种轻盈的无所事事的游荡感,通过松散的书写,构建起未知之旅给感官带来的新奇体验

艾什诺兹的小说有更强的叙述技巧,轻快的推进中往往能带来丰富的信息和情节;而汉德克的小说更像典型的现代主义式的无情节叙述,专注于不产生意义的细妙,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源自于贝克特。

与贝克特消解一切意义的叙述不同,汉德克还是在为他的小说建构意义,这种意义更多源自一种游戏感。既是语言笔调上的趣味游戏,带着些返璞归真的童稚感,这种童趣又延伸到情节构建中——“我”因为脚底被蜜蜂蛰了,从而踏上漫游之旅;在旅行的中途,“我”莫名地让位给想象中的“偷水果姑娘”,让她来完成穿越内陆的旅程,小说后半本便直接由她作为主角讲完故事。

说到底,读者大抵是能明白汉德克在搞什么花样、施什么魔法,这种“书中书”“戏中戏”的后设戏码,也算十足的后现代小说常规操作了。借助这类魔法,进一步推升了阅读的难度和快感,所谓解码难度正是某类小说快感的源泉之一。

我只是惊讶于,汉德克到晚年(快80了吧)还会拿出《内陆之行》这样的作品,他还在“玩”。当年“骂观众”的坏小子如今自然收起了锋芒,反而达致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让踏上路途的旅者,尽情将自我敞开吧,把自己交予外部的世界,在身体这个宇宙之域上汇集各种风景、声响、气味和神思。将观察者转变成为被观察者,在与万象合一的过程中,“我”抑或“偷水果姑娘”奏出了属于这个世界的感官交响曲。


《未弃之物》

作者:【波兰】马尔钦·维哈

译者:林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记忆之书,它借遗留之物来抵达记忆深处;然而,由物件来书写记忆的笔调方法,却有着点到为止的独具匠心。它不刻意地着重描摹物体与记忆之间的重大事件,也不滥情地特意抒发物件与亲人之间的烂俗腔调;如同全书文字的寡少,马尔钦·维哈惜字如墨地借助硕大的留白,邀请读者共同参与一场悲伤而戏谑的记忆之旅。

无论从文字还是厚度而言,都会让人觉得这本物体词典的小叙事之书能够轻松翻阅,但在阅读之后便会发现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觉。全书看似轻松戏谑,不长篇叙事,不滥情抒发,短句子短对话的碎片式篇什,甚至表面难以寻找到记忆之铅点,总是在寥寥几笔的狡黠揶揄之后立马急速收笔,但总有那么一两句不经意之间的句子或对谈背后,携带着沉重的家族史或社会史。

倘若借用作者描述父母一辈的话语方法来说明此书写作方法,那便是“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字斟句酌”,或者有些地方的文字书写,由于过分一笔带过的轻逸写法,正如作者母亲谈论阅读乌利茨卡娅时的感觉:“说的净是一些只有我们这代人才能读懂的东西。”这种戏谑揶揄的轻描淡写,甚至旁逸而出的离题段落,总是以最简短的字词制造着深渊般的记忆考古之旅。就像卡尔维诺所言的“轻逸”,通过抽象与浓缩的写作技巧,让人飞入另一个世界,获取另一层感受,进而寻觅到改变现实面貌的那种力量。

或许可以借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本书的写法特点:“没门儿。每一处描写、每一次离题、每一件道具、每一句流言蜚语,都将付诸东流。而且这样的书真的可以拿来读吗?我表示怀疑。这将成为一本谜底早已揭晓的廉价小说,披着史诗外衣的告发信,或是专属于她这代人的又一本自我陶醉的百科全书。”——这段揶揄之词,不仅涉及了两代人在不同社会成长下的心灵代沟,也谈论了波兰民族近代记忆在不同年代人的对待态度;今日之人人争诵的必读经典,明日之无人为津的廉价破烂,一如不同之人对待人与事的记忆差异与责任有别?


《我妈笑了》

作者:【比利时】香特尔·阿克曼

译者:史烨婷 / 苗海豫

出品方:新行思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把噗

“我妈笑了”,读完全书,再回过头来,才能明白这个书名的深意。写的根本不是“我妈笑了”,而是“我妈死了”,是加缪在《局外人》中写下的第一句——“今天,妈妈死了”。阿克曼的“笑”,显然比加缪的“死”,更能触动人心。在平静的记述中,自有一种难以掩藏的哀痛。

就像阿克曼执意要为她最后一部电影取名为《非家庭电影》,本质上说这就是一部《家庭电影》,是用母亲生前的影像剪辑完成。这种取名的背反,凸显出阿克曼的深层用意。

《我妈笑了》是阿克曼的《哀痛日记》(罗兰·巴特的著作),记录了母亲病亡前的生活点滴。整本书就像阿克曼的电影,以一种局外人视角介入。作为“我”,阿克曼也是这个家庭的外人,观察着、记录着,克制着痛苦和哀伤。口语化的文字直白冷峻,赤裸裸展现出平静日常下的爱与黑暗。

母亲是阿克曼一辈子都绕不过去的伤痛。在母亲死后,阿克曼写了《我妈笑了》,又剪辑了《非家庭电影》,可见她对母亲的怀念和爱。但这种爱又是带着阴影的,包裹着母亲一生的无法言说的痛苦——奥斯维辛集中营,也成为阿克曼成长过程中萦绕不去的暗影。

书中写到,母亲对集中营的绝口不提:“即便我去问她,她也不会讲集中营里的事情,除了像她的朋友为了救她而去偷土豆这样的事。她只告诉我一些伟大的事情,其他一概不提”。不提是因为痛苦经历无法触碰,唯有遗忘才能继续生活下去。

行文之所以简洁、冷峻,正因为背后的这种无法言说。母亲一生的阴影成为阿克曼的心理症结,她必须通过影像和文字,来探索“迷雾中的她”。阿克曼最终患上抑郁并自杀,肯定与此有关。这在《我妈笑了》中事实上已初露端倪。


《康熙的红票》

副标题:全球化中的清朝

作者:孙立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4-3

推荐人:萧轶

精彩的历史著作,大抵读来都如同阅读侦探小说。此说之梗,源自唐诺给约瑟芬·铁伊的侦探小说《时间的女儿》写的导读。近期出版的孙立天《康熙的红票》一书,阅读感受亦复如此:借助一张史无记载的拍卖品,挖掘出了一段清朝初期与西洋文化深度碰撞的隐秘往事,重新认识了清初康熙对待西方文化的实用态度。

当然,全书主要还是围绕康熙与传教士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全面概述中西文化之间的政学互动。毕竟,正如康熙绕过礼部而借助内务府来掌握自己与传教士之间的主动权一样,西学的命运随着康熙年代转入雍正年代便猝然而止,恰恰说明了古代中国的权力体系往往会让帝皇自身的偶然性态度而发生极大的历史转折,又或如九子夺嫡一样的皇朝家事往往如国事一般,总是能够猝不及防地让历史拐个弯。

对于康熙来说,同时代的西方人在书信著述中往往称之为文化包容的开明君主,这主要得益于传教士发回欧洲的信件或回到欧洲之后出版发行的回忆录著作。更是由于传教士在宫廷之中的行走任仕,这方面的史料发掘对康熙的全面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认识康熙这位清初帝王,不仅需要借助汉字书写,也得借助满蒙文字的补助,由于他与传教士的密切交往,又需要借助欧洲拉丁文来重塑这具仍被对方争执的血肉之躯。

由于传教士基本都由欧洲硕学之士担任,几乎每人都是某类学科的渊博之人,对西方科学技术与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东传作用。从满清立国时期的军火交易到清初康熙年间的科学技术传播,传教士与康熙私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康熙处理传教士问题及其实用主义方面的耐心之举,还有天文解读的天命授权、《尼布楚条约》的谈判过程和全新征服的疆域地图测绘等工作,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传教士在清初时期的历史地位,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康熙的另一面。或许无法改变清朝历史的整体观感,但这些不断借由新史料而重新书写的历史研究,能够不断帮助修正我们自身对历史的复杂态度。

孙立天的《康熙的红票》,便是借助传教士材料进行历史补缺的颠覆性史学著作,更是由于抽丝剥茧般的历史考证,让一位对西方科学技术存在浓郁兴趣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清初禁教事件素来被认为满清自大闭关的重要象征,但孙立天从康熙让传教士当钦差大臣且愿苦等十多年的隐秘往事出发,钩玄了教会内部的礼仪之争如何影响到了西学东渐及传教事业的历史命运,重新梳理了被隐藏数百年的历史现场。不过,即便厘清了康熙与传教士之间的关系、康熙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态度,但恰因其绕开礼部经由内务府采取私人手段来处理这类外交事件,也无法将之私人态度与私人互动提升至整个满汉交织的国族层面?


《万里江湖憔悴身》

副标题:陈与义南奔避乱诗研究

作者:【美】王宇根

译者:周睿

校对:王宇根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这首《临江仙》时常为人所征用,靖康之难后的离愁之感,陈与义却唱叹出看新晴、听渔唱的旷达之感。不过,将身世遭遇与世事变迁看破又如何,终究也得无奈承认:“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万里江湖憔悴身》一书所研究的对象,正是对陈与义在靖康之难后的南奔避乱时期所写下的诗歌。王宇根采取笔记体式文本精读的诗学研究方法,却构建起了陈与义南奔时期的整体诗学或诗史图景。这种妙笔写法,使得这部诗歌研究著作,既可以作为随手拿起的诗词赏析之著,也可以成为陈与义后半生的心灵传记;既挖掘了诗人在颠沛流离年代如何安放憔悴之身,又钩沉了诗人在战乱离散时代如何进行自我实现。

除此之外,借助这些诗词的编年体式文本细读,王宇根探讨了在南奔过程中,陈与义面对南方山水的陌生风景,如何处理自我与自然的物我互动,如同处理自身的心理认同;在靖康之难后的身世飘零下,通过认同与疏离的长期纠缠,新乡如何融入旧梦,自身又该如何调适,如何在离乱弦歌的肉身奔袭中获得自身慰藉的情感道义。作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的陈与义,在文本的细读之下,王宇根还着重诗学技巧,尤其是将之与杜甫间进行的诗学比较,呈现了陈与义如何走出杜甫的阴影,如何在杜甫的影子下逐渐成就另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身影。

喜欢陈与义诗词的人,一定会非常喜欢这部著作,置放案头不时翻读。值得再说的是,周睿的翻译与作者的校订让这部著作的文字读起来,典雅如原著,实在是舒服。


《叙事的危机》

作者:【德】韩炳哲

译者:李明瑶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思郁

我曾断断续续地推荐过韩炳哲的系列著作。这位从韩国到德国留学的哲学家,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的追捧对象。很多人喜欢他,也有很多人批判他。有人觉得他的哲学小册子写得太流畅,太漂亮了,反而不像哲学家的样子。他似乎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没有自己的原创观点,没有自己的哲学概念,只是从不同的哲学家身上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撺掇成书,给人的印象是缺乏原创性的二道贩子。

我还是要为韩炳哲辩护。如果我们的生活还需要哲学,绝对不是那些读不懂的概念构成的哲学,也绝不是在学院里闭门造车的哲学。韩炳哲的书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他打通了哲学与生活,哲学与当下之间的紧迫联系。在我的阅读视野中,这是很好的可以对我们的急迫生活有所观察,并迅速做出反应和总结的哲学。新自由主义、权力、绩效社会,倦怠社会,叙事危机等等,这些概念与那些远离生活的哲学概念不同,它们是生活化可以理解的概念。韩炳哲的哲学思考是迅疾的,短暂的,省思的,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是可以让我们读得懂,对我们的生活有所指引的哲学。读完韩炳哲的哲学,你才会意识到原来哲学也可以写得这么漂亮,读得让人爱不释手。他的哲学不在于多完美,而是有多尖锐,能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的哲学。他不依靠洋洋洒洒的铺垫哲学史来讲述哲学,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漂亮的修辞,截取可以刺激我们神经的话语刺针,不断尝试修复我们对哲学的理解和热爱。

而《叙事的危机》这个主题,正契合了韩炳哲的本人的写作。在这本书中,韩炳哲断言现代的存在危机是一种叙事危机,其根源在于生活和讲述的分崩离析。这种叙事危机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大数据的普遍应用,导致一种理论的终结。理论作为一种叙事,它构想出一种将事物联系起来的秩序,从而对事物的行为方式进行解释。理论一度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理论丧失了自己的领地,变得再无生命力。哲学的祛魅就是其中之一。

某种程度上,这是韩炳哲对当下哲学话语的批判,因为哲学的衰败正是将自己变成科学和学院哲学开始的哲学丧失了自己的叙述能力,无法讲述自身和生活,也无法发展新的理论应对大数据和人文学科的颓势,只能变得沉默无语,毫无生机。而韩炳哲的哲学大概是残存得为数不多,还能让年轻人喜欢的哲学样子。

2024

本月书单推荐人

萧轶

媒体人,书评人

思郁书评人

渡水崖

文化记者、编辑

把噗

Festina Lente

阿童木

凤凰网读书编辑


编辑 | xuyan

主编 | 魏冰心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及观点。